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与述评
    马小艳, 马 艳, 彭 军, 奚建平, 马亚杰, 李希风
    棉花学报. 2010, 22(4): 372-380.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3
    摘要 (1945) PDF全文 (1051)   可视化   收藏
    Baidu(135)
    概述了目前我国在棉田杂草发生种类、分布规律、种群动态、危害情况以及防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对我国棉田杂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我国棉田杂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杂草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棉田除草剂创制,增强杂草抗药性监测和治理,推动生物除草剂和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研究的建议。
  • 专题与述评
    上官小霞, 王凌健, 李燕娥, 梁运生
    棉花学报. 2008, 20(1): 62-69. https://doi.org/10.11963/cs080112
    摘要 (1893) PDF全文 (753)   可视化   收藏
    Baidu(118)
    棉花纤维细胞的分化与发育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均有大量的基因表达,参与纤维细胞发育的调控。转录因子和植物激素在棉纤维细胞分化起始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纤维细胞壁结构、细胞骨架和糖类、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激素信号分子与纤维细胞的伸长密切相关。棉纤维次生壁合成时期主要是纤维素的合成及沉积过程,蔗糖合成酶和纤维素合成酶等基因在这一时期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在棉纤维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棉花纤维品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 专题与述评
    匡 猛, 杨伟华, 许红霞, 王延琴, 周大云, 冯新爱, 王俊芳
    棉花学报. 2009, 21(4): 330-334. https://doi.org/10.11963/cs090414
    摘要 (2051) PDF全文 (673)   可视化   收藏
    Baidu(116)
    DNA指纹技术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分子标记是以Southern杂交为基础的RFLP,第二代分子标记是以PCR为基础的各种DNA指纹标记,第三代分子标记是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SNP。本文概述了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用于棉花品种鉴定的四种主要的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和SSR,对每一种分子标记的技术原理、在棉花品种鉴定上的应用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具体阐述。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SSR标记适用于棉花品种鉴定的独特优越性。并对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我国棉花品种DNA指纹库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 研究与进展
    谭永安, 柏立新, 肖留斌, 魏书艳, 赵洪霞
    棉花学报. 2010, 22(5): 479-485. https://doi.org/10.11963/cs100516
    摘要 (2273) PDF全文 (1251)   可视化   收藏
    Baidu(116)
    以2种转基因棉品种国抗 22、sGK321 及其亲本泗棉 3 号、石远 321 为材料,研究受绿盲蝽危害胁迫后,其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结果表明:接种绿盲蝽前后,2 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其亲本棉花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棉花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无影响。同一棉花品种在绿盲蝽不同刺吸诱导的时间中,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品种和接虫时间互作效应中,SOD、MDA、PAL 活性或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与接虫时间在这几个指标水平上存在真实的交互作用,而其余生理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 研究与进展
    马宗斌, 房卫平, 谢德意, 李伶俐, 朱 伟
    棉花学报. 2009, 21(3): 224-229. https://doi.org/10.11963/cs090312
    摘要 (1575) PDF全文 (717)   可视化   收藏
    Baidu(10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快于SPAD值,表现为吐絮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盛铃期,而吐絮期的SPAD值与盛铃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在DPC化控条件下,仍可使用SPAD值进行棉花叶色诊断,但应注意生育后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不同趋势。
  • 研究简报
    罗新宁, 陈 冰, 张巨松, 蒋平安, 娄善伟, 彭小峰, 何嘉林
    棉花学报. 2009, 21(5): 427-430. https://doi.org/10.11963/cs090517
    摘要 (1951) PDF全文 (570)   可视化   收藏
    Baidu(99)
    在盆栽和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棉花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存在差异,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同时减小叶位间的差异;SPAD值对氮素的敏感性为倒4叶最高,倒2叶最低,而倒1、倒3叶的敏感性排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以倒4叶与总叶片及植株含氮率相关系数最高;且适宜氮素水平下,初花期倒4叶SPAD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以某一特定叶片的SPAD值或以叶色差的大小来诊断棉花氮素营养状况时,倒4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
  • 专题与述评
    李成伟, 丁锦平, 刘冬梅, 周瑞阳, 李付广
    棉花学报. 2008, 20(5): 385-390. https://doi.org/10.11963/cs080512
    摘要 (1562) PDF全文 (689)   可视化   收藏
    Baidu(95)
    介绍了黄萎病病菌致病机理、棉花黄萎病抗病机理及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的现状,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制约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的因素,提出了加快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 研究与进展
    沈 平, 林克剑, 张永军, 吴孔明, 郭予元
    棉花学报. 2010, 22(5): 393-397. https://doi.org/10.11963/cs100502
    摘要 (1970) PDF全文 (860)   可视化   收藏
    Baidu(92)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转 Bt 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性的差异、不同生育期棉花抗虫性的变化及 Bt 毒蛋白季节性表达。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转 Bt 基因棉在不同发育阶段,其棉叶均有阻止棉铃虫取食的作用,表现了明显的抗性,但其抗性强弱存在明显差异。 DP 99B 抗性表现最好, Hanza154 抗性相对较差, 6 d 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89.23% 和 75.91% 。转基因棉不同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在时间上呈现动态变化,以植株发育阶段划分,表现为蕾期 > 盛花期 > 花铃期 > 铃期。 ELISA 测定结果表明, Bt 毒蛋白在转基因棉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 Bt 毒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大于其它组织器官。随着棉花生长发育的推进,叶片(鲜重)中 Bt 毒蛋白含量则明显降低,表现为七叶期 > 三叶期 > 蕾期 > 铃期 > 花铃期。
  • 研究与进展
    董合忠, 辛承松, 李维江, 唐 薇, 张冬梅, 罗 振
    棉花学报. 2009, 21(4): 290-295. https://doi.org/10.11963/cs090407
    摘要 (1868) PDF全文 (719)   可视化   收藏
    Baidu(87)
    在黄河三角洲6个县区随机选择318块盐渍棉田,对0~20 cm土层盐分、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分析表明,轻度(含盐量<2.5 g·kg-1)、中度(2.5~4.49 g·kg-1)和重度(>4.5 g·kg-1)盐碱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3%、40.6%和15.1%。中度盐碱地N、P、K含量皆中等偏下,轻度盐碱地则是钾含量偏低;种植年限短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含量很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严重不足,但含钾量高;种植年限较长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中等,但速效钾较低。滨海盐碱棉田土壤含盐量(y)和土壤溶液(水:土=5:1)电导率(x)回归方程为y=3.4058x + 0.1427(n=27,R2=0.9964**)。当土壤含盐2 g·kg-1 以下时,棉花基本能正常出苗、成苗;当含盐2~3 g·kg-1时,只有60%~78%的种子可以出苗,45%~55%的种子能够成苗;含盐超过 4 g·kg-1时,出苗率40%左右,成苗率不足30%。根据滨海盐碱地的盐分和养分特征,采取合理的成苗技术和施肥技术是实现棉花高产的保证。
  • 研究与进展
    李艳宾, 张 琴, 万传星, 龚明福, 张利莉
    棉花学报. 2009, 21(6): 497-502. https://doi.org/10.11963/cs090611
    摘要 (1337) PDF全文 (648)   可视化   收藏
    Baidu(84)
    将棉秆接种少量根际土,35 ℃下恒温腐解60 h后,用1:1的丙酮、乙酸乙酯混合液浸提(V:W = 5:1)5 d并浓缩,对所得浸膏进行生物测定,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棉秆腐解后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化感作用,在0.5g·L-1、1.0g·L-1、1.5g·L-1的腐解物浓度下,对棉花种子萌发大体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对棉花幼苗生长影响较大,0.5 g·L-1的浓度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表现为根系活力减弱、叶绿素含量降低、幼苗鲜重与苗高降低,抑制强度随腐解物浓度增大而增强,浓度达1.5g·L-1时棉苗死亡。腐解物浓度从低到高,植株体内SOD和POD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高浓度下MDA含量增加。腐解物中含有4-羟基-4-甲基-2-戊酮(27.3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87%)、棕榈酸(6.69%)、双(1-甲基丙基)琥珀酸甲酯(6.40%)、亚油酸(5.43%)等24种主要成分,其中多种为常见化感物质。
  • 研究与进展
    李伶俐, 房卫平,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2010, 22(4): 347-353.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9
    摘要 (2346) PDF全文 (673)   可视化   收藏
    Baidu(82)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 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 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 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 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 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 研究与进展
    马丽颖, 崔金杰, 陈海燕
    棉花学报. 2009, 21(5): 383-387. https://doi.org/10.11963/cs090509
    摘要 (1506) PDF全文 (698)   可视化   收藏
    Baidu(80)
    在温室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转Bt基因棉、转Bt+CpTI基因棉在不同生育期对根际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而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同一品种在相邻两个生育期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亲本常规棉相比,种植转基因棉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土壤脲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23.06%和45.36%;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10.89%和34.91%;转Bt+CpTI基因棉sGK321的种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对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 研究与进展
    薛 艳, 张新宇, 沙 红, 李雪源, 孙 杰, 李保成
    棉花学报. 2010, 22(4): 360-366.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1
    摘要 (2457) PDF全文 (757)   可视化   收藏
    Baidu(79)
    以新疆自1978年以来审定命名的42个早熟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新疆早熟棉品种进行研究。从2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2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 每对引物可检测到3~24个多态性片段,共检测到506个,平均9.7个,片段大小介于100~2000 bp之间。对所得到的52个 SSR指纹图谱进行组合和综合分析,用其中2对就可将所有供试品种区分开来。同时,分别对42个早熟棉品种进行指纹分析,获得各个品种的特异性指纹,可为今后棉花种子真伪快速鉴别奠定基础。
  • 研究与进展
    邓茳明, 熊格生, 袁小玲, 贾 菲, 刘 志
    棉花学报. 2010, 22(3): 242-247. https://doi.org/10.11963/cs100308
    摘要 (2994) PDF全文 (1003)   可视化   收藏
    Baidu(79)
    分别以耐高温、中度敏感与敏感型3个棉花品系为材料,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花药中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及在盛花期高温胁迫下的变化。3个品系间叶片保护酶活性在苗期和盛蕾期几乎相同,在盛花期和结铃盛期耐高温显著高于敏感类型,而耐高温棉花叶片MDA含量自盛蕾期起显著低于敏感类型。花药保护酶活性随生育进程而逐渐增加,耐高温棉花花药SOD和POD活性在花粉粒成熟期才显著高于敏感类型,而CAT活性和MDA含量在整个发育时期均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敏感类型材料。盛花期高温胁迫显著地抑制叶片和花药的保护酶活性,导致MDA含量极显著地增加,但耐高温棉花叶片和花药保护酶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少于敏感类型。
  • 研究与进展
    罗 振, 董合忠, 李维江, 唐 薇, 张冬梅
    棉花学报. 2008, 20(3): 203-206. https://doi.org/10.11963/cs080308
    摘要 (1603) PDF全文 (634)   可视化   收藏
    Baidu(76)
    以陆地棉鲁棉研17和鲁棉研28为材料,以无盐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在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14 d后棉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都显著影响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盐渍对棉苗的影响程度小于涝渍,而涝渍又小于盐涝复合胁迫,盐涝双重胁迫对棉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表现出累加效应。盐渍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是光合作用受抑制的重要原因,而涝渍和盐涝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叶绿体结构和PSⅡ稳定性的下降引起的。
  • 研究与进展
    姜 伟, 朱宏波, 何觉民
    棉花学报. 2008, 20(5): 348-353. https://doi.org/10.11963/cs080505
    摘要 (1388) PDF全文 (546)   可视化   收藏
    Baidu(75)
    采取ISSR分子标记对48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这11条引物共扩增出92个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3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带77个条带,多态率达83.70%。UPGMA聚类分析显示,48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在0.27~0.93之间。聚类将48个种质资源划分为 4个大类(GS=0.55),湛江野生棉、廉江野生棉与其它品种在遗传上有很大差别,属于较原始类型,归为一类;长绒棉与陆地棉品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也单独归为一类;其它不同省份的陆地棉品种在遗传上有较高的相似性,归为其它类型。分析结果表明,ISSR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 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分子标记,适宜于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研究与进展
    杨六六, 刘惠民, 曹美莲, 李朋波, 王娇娟, 陈 耕
    棉花学报. 2009, 21(3): 179-183. https://doi.org/10.11963/cs090304
    摘要 (2125) PDF全文 (765)   可视化   收藏
    Baidu(72)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棉花产量因素、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表明,在棉花产量因素中,皮棉产量和单株结铃数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为主,而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对铃重和衣分的控制同等重要。其中,衣分受环境变异的影响最小。所以,在F2~F3代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在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及麦克隆值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受环境变异影响均较大。棉花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普遍表现为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加性相关类似,而显性相关则不同。遗传相关特别是加性相关可以指导选择育种,而显性相关对杂种优势的利用至关重要。
  • 研究简报
    王延琴, 杨伟华, 许红霞, 周大云, 冯新爱, 匡 猛
    棉花学报. 2009, 21(1): 73-76. https://doi.org/10.11963/cs090114
    摘要 (1795) PDF全文 (746)   可视化   收藏
    Baidu(71)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 (聚乙二醇6000)溶液模拟土壤自然水势,对棉花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势的下降,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苗高、根长、根茎比、幼苗干、鲜重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发芽率和根茎比的降低在轻度水分胁迫(10%)下不明显,随PEG浓度上升到15%以上时,上述指标均受到强烈抑制。
  • 研究与进展
    李伶俐, 房卫平, 马宗斌, 谢德意,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2008, 20(5): 379-384. https://doi.org/10.11963/cc080511
    摘要 (1444) PDF全文 (647)   可视化   收藏
    Baidu(70)
    大田条件下,采用施尿素225 kg·hm-2、300 kg·hm-2两个水平和施氯化钾0 kg·hm-2、120 kg·hm-2、195 kg·hm-2三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组合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钾水平下,高氮比低氮的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略有提高,高氮比低氮的增产效应随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肥效随钾肥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2个施钾的比不施钾的光合能力、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显著提高;不同施钾处理间子棉产量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以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95 kg·hm-2组合产量最高。在充足的氮肥条件下,保证适量钾肥的供应,维持氮钾平衡对提高短季棉的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和纤维品质极为重要。
  • 研究简报
    秦鸿德, 张天真
    棉花学报. 2008, 20(5): 394-398. https://doi.org/10.11963/cs080514
    摘要 (1316) PDF全文 (518)   可视化   收藏
    Baidu(70)
    为了探讨棉花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 利用四交分离作图群体泗棉3号/苏12//中4133/8891的273个F2:3家系为材料,用MAPQTL5.0软件及区间作图方法(IM), 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进行了QTL分析。检测到3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 分别位于染色体D6、D8和A10, 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4.3%, 4.5% 和5.2%。检测到3个与光合速率相关的QTL, 位于D5、D6和A11染色体, 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3.8%,7.4% 和8.4%。两个性状所有QTL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定位的棉花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QTL均是首次报道,可尝试应用于高光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