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学报 ›› 2018, Vol. 30 ›› Issue (6): 435-447.doi: 10.11963/1002-7807.dbslzx.20181119
戴宝生1, 2,郭欢乐1,尤春源3,张献龙1 ,林忠旭1*
Dai Baosheng1,2, Guo Huanle1, You Chunyuan3, Zhang Xianlong1, Lin Zhongxu1*
摘要: 【目的】利用陆海杂种分离群体进行产量、熟性相关性状和纤维品质相关数量性状定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挖掘这2个棉种基因组上的有利等位变异,以期检测到稳定的QTL位点,用于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海岛棉3-79(简称“3”)和陆地棉鄂棉22(简称“E”)为亲本,构建了4个以鄂棉22为轮回亲本的BC1F1群体[E(E3)、E(3E)、(E3)E和(3E)E],单株种植成株行,构建BC1F2群体。考查群体的熟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在偏分离严重的3条染色体上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正态分布检验显示,除了 E(E3) 群体的马克隆值和短纤维率在4个群体中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外,4个群体的其余6个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但是与熟性相关的3个性状均不符合正态分布,说明熟性等适应性状可能与环境有更强的互作效应。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4个BC1F2分离群体的产量、熟性及纤维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7个QTLs,其中(E3)E中15个、(3E)E中13个、E(E3)中12个、E(3E)中7个,解释8.8%~30.9%的表型变异。检测到27个纤维性状相关QTLs,解释9.0%~30.9%的表型变异;检测到7个产量相关QTLs,解释8.8%~17.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3个熟性相关QTLs,解释9.4%~19.4%的表型变异。【结论】QTL比较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部分QTLs在MetaQTL分析也被检测到。本研究也鉴定出了一些在综合图谱上没有报道的QTLs,比如16号染色体的qDBO-c16-1、qDBO-c16-2和qLI-c16-1、qLI-c16-2,18号染色体的qSF-c18-1。这些新鉴定的QTLs可为QTL比较分析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