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政策与述评
  •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4, 51(1): 1-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0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2023 年棉花产业大事记
  • 研究报告
  • 唐会妮, 张梦, 王舜, 戚廷香, 吴建勇, 郭立平, 张学贤, 陈亮亮, 王海林, 乔秀琴, 梅拥军, 邢朝柱
    中国棉花. 2024, 51(1): 4-1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7个不同细胞核背景的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D8)和1个具有强恢复力的哈克尼西棉雄性不育恢复系ZHR142作为亲本,配制7个杂交组合,分别种植在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阿拉尔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安阳,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 F1、F2 和对照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优势分析。 结果表明:尽管 F2产量优势较 F1有所衰退,但仍有部分组合如3、6和7的F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表现较好; 大部分CMS-D8胞质F2产量竞争优势减退主要是由于铃重的降低; 部分组合如1、3、6和7的不同世代在2个生态点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尤其是组合6和7的F1、F2产量在阿拉尔生态点均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本研究结果对 D8 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棉选育及其F2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赵丽红, 张亚林, 冯自力, 魏锋, 冯鸿杰, 周京龙,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4, 51(1): 11-1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中棉 113 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 113 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 113 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播种后 50 d,中棉 113的病情指数为 19.15~34.82,说明中棉 113 对这11个菌株均有较好的抗性,达到抗或耐水平。 此外,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侵染中棉113对其生物量指标的影响不同,对棉花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根长、地下部鲜物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关分析表明,中棉 113 病情指数与地下部鲜物质质量、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将中棉 113 的黄萎病发生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相结合可较好地评价其黄萎病抗性,这些结果可为中棉 113 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 张东风, 王洪彬, 贺立强, 毛鹏志, 吴旭丽
    中国棉花. 2024, 51(1): 15-2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 和 25 cm 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 K07-12 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与 PE 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 1 膜 3 行、1 膜 4 行和 1 膜 6 行种植模式下的 5~25 cm 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 1.24 ℃、1.95 ℃和 2.41 ℃,K07-12 籽棉单产分别下降 26.26%、24.70%和16.53%。 全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均在 1 膜 4 行种植模式下获得最高的籽棉和皮棉单产。 同一种植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与 PE 地膜处理的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

  • 孙绘健, 冯国艺, 姚青青, 罗静, 杜珊珊, 王东力, 何忠盛, 王燕, 郑曙峰
    中国棉花. 2024, 51(1): 21-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 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轮台县开展多点试验,以棉花品种巴 43541 为材料,设置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1)、常规肥料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2)和当地农民惯用的施肥方法(C3)共 3 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巴 43541 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C1 处理的生育期较 C3 处理缩短 2~7 d,较 C2 处理延长 2~4 d。与 C2 和 C3 处理相比,C1 处理下巴 43541 的单株果枝数(铃期)、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明显提高,在 3 个试验点的籽棉单产均超过 6 500 kg·hm-2 ,化肥减施率为 5.6%~37.0%,籽棉增产 4.1%~8.3%,籽棉总收益扣除肥料总成本后的收益增加 1 718~6 832 元·hm-2 。 因此,“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为主体的施肥技术具有绿色、轻简、高效的特点,适合在南疆植棉区推广应用。
  • 区域试验与新品种
  • 齐洪鑫, 赵文超 , 董灵艳, 王汝明, 邵瑞芳, 张东楼, 李凤瑞, 杨秀凤, 史加亮
    中国棉花. 2024, 51(1): 28-3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 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的 73 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 73 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15 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 1.43 时,73 个品种分为 3 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 15 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 120 d 左右、666.7 m2 皮棉产量超过 125.62 kg,且断裂比强度在 30.69 cN·tex-1 以上的棉花品种。
  • 加工与检验
  • 方丹, 杨瑞楠, 徐双娇, 田新权, 马磊
    中国棉花. 2024, 51(1): 34-3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鉴定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光籽经剥壳、粉碎、过筛、皂化、溶剂萃取并硅烷化衍生后,用 HP-5MS柱分离,基于气相色谱 - 质谱平台,采用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含有胆固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 谷甾醇、Δ5- 燕麦甾醇、 羽扇豆醇、Δ7- 燕麦甾醇、24- 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和高根二醇这 9 种植物甾醇。 每100 g 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总甾醇含量为 124.870 mg,其中 β- 谷甾醇、菜油甾醇和 Δ5- 燕麦甾醇的含量较高,分别占甾醇总含量的 79.669%、10.647%和 4.238%;高根二醇是其特征成分。 本研究为棉籽的综合利用和营养评价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也为鉴定高档食用油提供了新的方法。
  • 王慧君, 路超
    中国棉花. 2024, 51(1): 39-4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绒棉作为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产业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柱,近年却存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 为明确近年来阿克苏长绒棉的纤维品质,推进长绒棉发展,以阿克苏地区 2019―2021 年度(起止时间为当年 9 月 1 日至次年 8 月 31 日)长绒棉的纤维品质指标数据为基础,整理分析了长绒棉品质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2019―2021 年度阿克苏地区长绒棉除品级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较为稳定,长度级优势较为明显,质量指标整体较好,能够满足纺织企业对于高端纺织品的原料要求。 为促使阿克苏地区长绒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尽快出台政策扶持、加大长绒棉育种科研力度、开展长绒棉质量监测工作和健全长绒棉机采配套工艺的建议。
  • 实用技术
  • 牛娜, 刘明云, 张信甫, 曹龙龙, 张艳波, 刘新强
    中国棉花. 2024, 51(1): 43-4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鲁北棉田属于典型的旱碱地,适于棉花生长。 采用棉花-赤松茸大田种植方式可有效解决植棉效益低、种植赤松茸用工多及棉花秸秆利用的问题。 结合鲁北盐碱地赤松茸的生产条件,分析了鲁北地区利用棉花秸秆大田生产赤松茸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 会议报道
  • 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棉花. 2024, 51(1): 45-45.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管理处
    中国棉花. 2024, 51(1): 45-4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其他
  •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4, 51(1): 27-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4, 51(1):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4, 51(1): 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