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15
  

  • 全选
    |
    政策与述评
  • 马小艳, 王文魁, 黄群, 朱海勇, 毛树春, 高观清, 张亚林, 程思贤, 师勇强, 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0, 47(2): 1-3. https://doi.org/10.11963/1000-632X.mxymxf.20200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棉花产业造成的影响。其中,由于交通运输和工人复工的限制,纺织企业订单的完成及服装企业产品的销售受到较大的影响;若疫情不能及时解除,新疆棉花春耕春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将不能及时补充、购置;疫情对棉花的交售和加工影响不大。为应对疫情影响,提出了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做好棉花备耕备播工作、加强线上技术培训和专家实地指导、充分发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 余璐, 张强, 李红
    中国棉花. 2020, 47(2): 4-5. https://doi.org/10.11963/1000-632X.yllh.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及中心测报站监测调查数据汇总和分析,总结了2019年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为做好兵团棉花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
  • 张亚林, 吴冬梅, 王文魁, 程思贤, 孙婧, 李莉, 马小艳
    中国棉花. 2020, 47(2): 6-8. https://doi.org/10.11963/1000-632X.zylmxy.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解析棉花“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发展优质棉“订单生产+保险+期货”模式和引入银行、基金等信贷机构的建议,期望对南疆主产棉区贫困棉农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有益探索。
  • 研究报告
  • 刘明云, 魏书艳, 纪莲莲, 王桂峰, 魏学文, 秦都林, 张洪卫, 单尚东, 牛娜, 蔡瑞孝, 苏爱国
    中国棉花. 2020, 47(2): 9-12. https://doi.org/1000-632X.lmylmy.202002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旨在寻找对棉花蚜虫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探索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效果及助剂的增效作用。根据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采用浸叶法对8种药剂室内生物测定基础上,应用大疆T16型四旋翼无人机及电动喷雾器在无棣县柳堡镇开展了棉伏蚜防治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噻虫嗪、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对棉花伏蚜效果较好。选择这5种成分的剂型并添加助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下同)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DF)+20%噻虫嗪悬浮剂(SC)、10%氟啶虫酰胺DF+20%呋虫胺SC、10%氟啶虫酰胺DF对棉花伏蚜防效较优。用量降低20%添加“无水快T”(每666.7 m2 30 g)的处理对棉伏蚜的防效与无助剂正常用量处理相当或更优。表明,无人机喷雾防治或添加助剂均能有效降低防治棉伏蚜的农药用量。
  • 辛明华, 李小飞,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王国平, 杨北方, 范正义, 李鹏程, 万素梅, 李亚兵
    中国棉花. 2020, 47(2): 13-17. https://doi.org/1000-632X.xmhlyb.202002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验证南疆沙雅植棉区冀棉668轻简化种植模式的适用性,于2019年进行了等行距种植模式(一膜三行,76 cm)和宽窄行模式(一膜六行,66 cm+10 cm)的轻简化栽培大田对比试验,比较了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棉花生育期、冠层指标、光合特性、干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模式生育期、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干物质累积及产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等行距模式较宽窄行模式棉花生育进程提前3 d,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7.8 cm、0.14 cm,单株果枝和单株结铃分别多1.1个、1.2个;从棉花冠层特性来看,等行距模式下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叶绿素含量生育前期均低于宽窄行模式,生育后期升高较快,且等行距模式下干物质积累增加,籽棉和皮棉产量提高8.5%、7.3%。本试验条件下,等行距种植模式有利于冀棉668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 赵鸣, 薛超, 李洪刚, 杨媛雪, 隋洁, 李卓, 段爱玲
    中国棉花. 2020, 47(2): 18-23. https://doi.org/1000-632X.zmzm.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0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的棉花审定品种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定株观察,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差异,分析烂铃发生的空间格局和烂铃与枯、黄萎病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按照烂铃株率和平均单株烂铃数进行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显著的品种不多;覆膜春播模式棉田烂铃主要集中在下部果枝的内围节位,所有品种由下向上的第1、2、3果枝烂铃比例在82.14%~100%,由内向外的第1、2、3节位烂铃比例在98.48%~100%;烂铃株率、平均单株烂铃数和烂铃病情指数三者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株烂铃数、烂铃病情指数与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 秦宇坤, 陈俊英, 王玉萍, 张允昔, 董合林, 张丽娟
    中国棉花. 2020, 47(2): 24-27. https://doi.org/1000-632X.qykzlj.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田大区试验,设6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240、300 kg· hm-2 ,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测定棉花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纤维品质,研究施氮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2日之后,施氮量120 kg· hm-2处理棉花株高最高;8月19日之后,施氮量180 kg· hm-2处理棉花单株果节数最高;在8月30日,施氮量300 kg· hm-2处理棉花单株成铃数最高;施氮0~240 kg· hm-2,棉株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在180~300 kg· hm-2,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不显著;以施氮180 kg· hm-2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施氮量对油后直播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氮量为180 kg· hm-2可获得高产。
  • 朱继杰, 赵红霞, 王士杰, 贾晓昀, 和剑涵, 李妙, 王国印
    中国棉花. 2020, 47(2): 28-29. https://doi.org/1000-632X.zjjwgy.20200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冀丰1982与花生、绿豆和芝麻3种作物间作试验,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冀丰198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变化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模式下棉花株高、霜前花率增加,单株成铃数和籽指降低,皮棉产量下降,但是田间总产出增加,纯收入与单作模式相比均显著增加。
  • 张德政, 朱荷琴, 冯自力, 师勇强, 冯鸿杰, 赵丽红, 魏锋, 彭军
    中国棉花. 2020, 47(2): 30-33. https://doi.org/1000-632X.zdzpj.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冀棉11和鲁棉研21为供试材料,以枯草芽孢杆菌拌种为药剂对照,并设空白对照,分别于温室和田间进行药效试验,评估种子处理剂“入田”拌种处理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个拌种剂量均可以显著减轻枯黄萎病发生,拌种用药制剂量为10 mL·kg-1(以种子质量计,下同)时对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播种后20 d为55.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50.2%);拌种用药制剂量为20 mL·kg-1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播种后90 d时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7.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31.4%)。推荐“入田”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使用剂量为10~20 mL·kg-1
  • 区域试验与新品种
  • 单莹, 曹桂艳, 王子胜
    中国棉花. 2020, 47(2): 34-35. https://doi.org/1000-632X.sywzs.202002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09-2019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区域试验的100个棉花品种(系)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分析,以期为棉花抗病育种和抗源筛选提供依据。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系),高抗和抗枯萎病品种(系)占89.0%;高抗和抗黄萎病品种(系)占55.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筛选出2个对枯萎病、黄萎病兼抗性突出的品系。
  • 王宁, 石建斌, 许庆华, 周红,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0, 47(2): 36-37. https://doi.org/1000-632X.wnygt.20200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常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中棉9131的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 郭利双, 匡政成, 李玉军, 李育强, 刘开智, 陈浩东
    中国棉花. 2020, 47(2): 38-39. https://doi.org/1000-632X.glschd.20200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湘S01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加工与检验
  • 李朋, 刘俊, 傅科杰, 张亦琴, 林闪, 连素梅
    中国棉花. 2020, 47(2): 40-42. https://doi.org/1000-632X.lplsm.202002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容量棉花测试仪(HVI)是目前国际棉花贸易中应用最广的棉纤维检测设备,具有诸多优点,备受客户好评。该设备由于设计复杂、机械动作很多,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导致检测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延误检测流程和影响检测结果。在介绍各模块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对HVI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描述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维护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便HVI使用者更好使用维护该设备。
  • 棉区瞭望
  • 李茂春, 谢伦胜, 胡云喜, 陈海燕, 武刚
    中国棉花. 2020, 47(2): 43-46. https://doi.org/1000-632X.lmchyx.2020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新疆阿拉尔市2019年棉花黄萎病害偏早、偏重发生的实际情况,从5月上旬至9月底进行实地跟踪观测调查,并结合阿拉尔市当年和历年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棉花黄萎病偏早发生是由于5月气候条件、病原菌、田间管理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棉花黄萎病的预防和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