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花粉管通道法的应用研究

周小云, 李秋英, 马 盾, 王子霞, 海热古力

中国棉花 ›› 2011, Vol. 38 ›› Issue (6) : 14-17. DOI: 10.11963/issn.1000-632X.20110604
政策与述评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法的应用研究

  • 周小云1,李秋英2,马 盾1*,王子霞1,海热古力1
作者信息 +

The Application of Pollen Tube Pathway on Upland Cotton

  • ZHOU Xiao-yun, LI Qiu-yin, MA Dun, WANG Zi-xia, HAIRE Gu-li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根据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发展及新疆北疆和海南三亚南繁的实践,从陆地棉转基因受体材料的选择、种植与管理、基因导入过程和转化后种子的种植与管理等影响陆地棉转基因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外源DNA导入的最佳时间和转化后代选择处理的问题,旨在提高陆地棉转基因的效率。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 / 陆地棉 / 遗传转化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周小云, 李秋英, 马 盾, 王子霞, 海热古力.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法的应用研究[J]. 中国棉花, 2011, 38(6): 14-17.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10604
ZHOU Xiao-Yun, LI Qiu-Ying, MA Dun, WANG Zi-Xia, HAI Re-Gu-Li. The Application of Pollen Tube Pathway on Upland Cotton[J]. China Cotton, 2011, 38(6): 14-17.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10604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 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 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3:372-373.
[2] 张孔恬,刘根齐,孔繁瑞,等. 通过花粉管携带恢复系花粉匀浆探讨育性物质的转移[C].//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工作年报.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79:127-129.
[3] ZHOU Guang-yu, Weng Jian, Zheng Yi-sheng, et al. Introduction of exogenous DNA into cotton embryos[J].Methods in Enzymology,1983,101:433-481.
[4] 龚蓁蓁,沈慰芬,周光宇,等. 受粉后外源DNA导入植株技术—通过花粉管通道进入胚囊[J].中国科学B辑, 1988(6):611-614.
[5] 邓德旺,郭三堆,杨志民.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6):113-114.
[6] 杨书华, 倪万潮, 葛才林,等.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标记DNA在棉花胚珠内的分布[J].核农学报,2007,21(1):13-16.
[7] 杨书华,倪万潮,葛才林,等.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6,27(1):62-65.
[8] 张天真. 作物育种学总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58-276.
[9] 申宗坦. 作物育种学实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10-13.
[10] 周小云,马 盾,黄乐平. 新疆棉花南繁综合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08,35(1):62-65.
[11] 马 盾, 黄乐平, 黄全生,等.花粉管通道法在棉花转基因上的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29-30.
[12] 马 盾,黄乐平,黄全生,等.提高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率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10-12.
[13] 马 盾.新疆陆地棉(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后代生物特性的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29.
[14] 翁锦辉.南繁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与利用[J].广西气象,2002,24(2): 21-22.
[15] 周小云,马 盾,黄乐平.影响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的外部因素[J].生物技术,2008,27(1):62-65.
[16] 葛 静,严海燕. 花色素苷形成中的基因表达和调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374-38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60129)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专项子项目(200731132-4)

12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