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建立了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系)抗黄萎病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蛭石和晒干的河沙为基质,制作无底纸钵,于可控条件下种植棉苗;在棉苗第一片真叶平展时,定量蘸根接种棉花黄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5×106个·mL-1);棉苗普遍发病后进行分级调查,以相对病情指数来评价供试棉花品种(系)的抗病性。采用该方法和人工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20个品种进行了鉴定,两种鉴定结果达极显著相关。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环保等特点。
关键词
棉花品种 /
黄萎病 /
抗病鉴定 /
蛭石沙土
{{custom_keyword}} /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 朱荷琴. 棉花主要病害研究概要 [J]. 棉花学报,2007,19(5):391-398.
[2] 吴征彬, 孟艳艳.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抗病鉴定技术[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 23(5):500-503.
[3] 石磊岩,孙文姬.棉花黄萎病苗期鉴定方法[J].植物保护,1987,13(1):42.
[4] 简桂良,孙文姬,马 存.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新方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J].棉花学报, 2001,13(2):67-69.
[5] ]彭 姗,吕学莲,高 峰,等.一种新的棉花黄、枯萎病快速接种方法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08, 20(3):174-178.
[6] 马 平,Huang H C,李社增,等. 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极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4, 34(6):536-541.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8011-26B);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3-19);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SB2007FY027)
{{custom_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