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棉中棉所57主要经济性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王 莉,阿同古丽·吾斯曼,吐尔逊·吐依洪,库尔班·牙生,李卫平

中国棉花 ›› 2010, Vol. 37 ›› Issue (11) : 10-12. DOI: 10.11963/issn.1000-632X.20101104
研究报告

杂交棉中棉所57主要经济性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王  莉1,阿同古丽·吾斯曼2,吐尔逊·吐依洪2,库尔班·牙生2,李卫平2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对2009年新引杂交棉品种中棉所57不同铃位主要经济性状在遗传变异、遗传典型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中部和上部内围铃的铃重,特别是增加中部和下部外围铃的有效成铃数,是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杂交棉中棉所57 / 经济性状 / 空间分布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 莉,阿同古丽·吾斯曼,吐尔逊·吐依洪,库尔班·牙生,李卫平. 杂交棉中棉所57主要经济性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棉花, 2010, 37(11): 10-12.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01104

参考文献

[1] 邢朝柱,喻树迅.棉花杂种优势表达机理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 2004,16(6):379-382.
[2] 吴  伟,张  颖,祝水金,等.杂交棉纯度鉴定技术及其纯度控制效果研究[J].棉花学报,2006,18(1):27-31.
[3] 郭香墨,张永山,姚金波.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57简介[J].中国棉花,2007,34(2):13-15.
[4] 周宝良,朱协飞,郭旺珍,等.棉花高品质种质系杂交后代纤维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J].棉花学报,2006,8(6):352-356.
[5] 曹文悔,刘松涛,王汉民.常规棉与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的偏相关和通径分析[J].中国种业,2006(2):35-36.
[6] 陈柏清,陈  青,吴吉祥,等.陆地棉不同铃期和不同铃位单铃重杂种优势遗传研究[J].棉花学报,1998,10(4):199-204.
[7] 颜亭玉,杜晓林.SAS聚类分析过程在农业试验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24(1):73-75.
[8] 曹栓柱,徐辉胜,付习文.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8):13-14.
[9] 娄善伟,罗新宁,郭仁松.不同杂交棉品种高产性能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6):1177-1181.
[10]黄新正,余华明.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04.
[11] 李剑峰.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J].江西棉花,2005,27(1):3-6.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211B42)

7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