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苏杂3号为供试品种,设计3个水平的氮肥运筹方式,探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在每公顷施纯氮300 kg、移栽肥10%、花铃肥65%、桃肥25%的运筹下成铃最多(34.5 个·株-1),铃重、子棉产量最高,分别达5.36 g、4642.5kg·hm-2。此氮肥运筹下植株体内N、P、K吸收较多,成熟时N、P、K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5.9 kg、3.65 kg和18.22 kg。在优质铃形成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2.8 kg、1.93 kg和13.97 kg,分别占全生育期的76.7%、52.7%和76.7%。试验还表明,产量高的处理,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盛铃期至盛絮期均保持较高的磷、钾吸收比例,盛铃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4∶1.12
关键词
棉花 /
穴盘育苗 /
氮肥运筹 /
吸肥特性
{{custom_keyword}} /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 陆文瑞.棉花育苗移栽的优点及技术[J].安徽农业,1996(3):5.
[2] 吴瑞敏.棉花育苗移栽法[J].河北农业,2000(3):12.
[3] 王宏梅.棉花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29-233.
[4] 王世霞,程玉新.棉花育苗移栽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 (15):36.
[5] 陈奇恩,田明军,吴云康.棉花生育规律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10.
[6] 陈德华,张 祥,吴云康,等.棉花塑料穴盘轻型育苗和移栽新技术[J].中国棉花,2004,31 (10):26-36.
[7] 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2.
[8]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9-364.
[9] 谷秋荣.棉花高产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J].河南农业,2008(16):47.
[10] 吉荣龙,崔必波,黄志勇,等.中棉所39高产生育特征及其吸肥特性[J].中国棉花,2006,33(9):13-14.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08)11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项目(BK2009653);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13011B);转基因棉花新品种产业化(2009ZX08013014B)
{{custom_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