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ghts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Qin Dulin, Xu Qinqing, Zhang Jie, Yu Qianlin, Sun Weiqi, Zhang Li, Yang Jiutao, Jin Weixian, Wang Guifeng, Wei Xuewen
    China Cotton. 2024, 51(2): 42-4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91
    以一熟春棉(鲁棉研37号)为对照,研究棉饲两熟模式下3种不同种植密度(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对早熟棉鲁棉532棉田周年产量和效益,及其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饲两熟模式下鲁棉532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相比,鲁棉532棉饲两熟模式虽然棉花产量降低9.1%,但周年总投入降低了8.0%,周年纯收益显著提高了67.5%;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显著减少,但是单位面积总铃数与春棉相当;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透光率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含盐量和pH降低,但与春棉差异不显著。棉饲两熟模式下,适当增大鲁棉532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体总铃数,从而提高籽棉产量和周年效益。当棉花密度为9.0万株·hm-2时,周年收益、籽棉产量、总铃数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分别比7.5万株·hm-2、10.5万株·hm-2提高5.4%、4.5%,5.0%、4.1%,40.6%、6.6%和8.4%、18.7%。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状无显著影响。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中低产棉田按棉饲两熟种植鲁棉532,宜选择9.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
  • 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of the National Modern Cotto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China Cotton. 2024, 51(2): 48-4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13
  • Wang Junduo, Gong Zhaolong, Liang Yajun, Diao Yuhe, Liu Haiming, Li Xueyuan, Guo Jiangping, Yan Weilong, Geng Shiwei, Zheng Juyun
    China Cotton. 2024, 51(2): 4-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05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酶力康”。通过2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微生物菌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的生长,提升整齐度、株高、果节数、花位和铃位,其中以T1处理促进棉花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源棉8号的小区株数、单株结铃数、666.7 m2皮棉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表现为T1>T3>T2>CK,其中T1处理下棉花皮棉及籽棉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32%、19.60%。说明施用这些微生物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植株生长,缩短生育期,还能协调其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皮棉和籽棉单产,其中以施用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效果最为明显。
  • Lü Yulong, Liu Aizhong, Li Tianwei, Meng Yongming, Zhang Xianliang, Ren Xiang, Zhao Peng, Zhang Pengfei, Shi Zengkai, Dai Shuai
    China Cotton. 2024, 51(3): 1-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39
    特璞棉 116 于 2022 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型较紧凑,株高 76.5 cm,单株结铃 6.5 个,铃重 5.6 g,衣分 42.7%,籽指 10.4 g;在 2021 年西北内陆早熟常规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 666.7 m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69.2 kg、202.7 kg 和 187.0 kg。 对特璞棉 116 的选育过程、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 Shao Liping, Wang Yun, YaoYandi
    China Cotton. 2024, 51(3): 4-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80
    H33-1-4 是由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育的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棉 20190017),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 在 2016―2017 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 666.7 m2 籽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363.3 kg、151.0 kg 和 143.4 kg, 分别比对照新陆早 36 号增产 10.1%、10.9%和 9.1%。2020-2022 年,H33-1-4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垦区等早熟植棉区示范种植效益显著。 概述了 H33-1-4 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地区、制种要求及栽培技术要点。
  • Jia Pengdong, Pang Ligen, Huang Tao, Chen Jie, Guo Mingjie, Wang Zhi, Xiong Wanguang
    China Cotton. 2024, 51(3): 7-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24
    创棉 519 是由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于 2022 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常规棉花品种。 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枯萎病。 在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关键栽培技术。
  • China Cotton. 2024, 51(1): 4-1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48
    选用7个不同细胞核背景的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D8)和1个具有强恢复力的哈克尼西棉雄性不育恢复系ZHR142作为亲本,配制7个杂交组合,分别种植在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阿拉尔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安阳,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 F1、F2 和对照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优势分析。 结果表明:尽管 F2产量优势较 F1有所衰退,但仍有部分组合如3、6和7的F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表现较好; 大部分CMS-D8胞质F2产量竞争优势减退主要是由于铃重的降低; 部分组合如1、3、6和7的不同世代在2个生态点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尤其是组合6和7的F1、F2产量在阿拉尔生态点均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本研究结果对 D8 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棉选育及其F2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Zhao Lihong, Zhang Yalin, Feng Zili, Wei Feng, Feng Hongjie, Zhou Jinglong, Zhu Heqin
    China Cotton. 2024, 51(1): 11-1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26
    为明确中棉 113 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 113 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 113 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播种后 50 d,中棉 113的病情指数为 19.15~34.82,说明中棉 113 对这11个菌株均有较好的抗性,达到抗或耐水平。 此外,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侵染中棉113对其生物量指标的影响不同,对棉花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根长、地下部鲜物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关分析表明,中棉 113 病情指数与地下部鲜物质质量、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将中棉 113 的黄萎病发生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相结合可较好地评价其黄萎病抗性,这些结果可为中棉 113 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 Zhang Dongfeng, Wang Hongbin, He Liqiang, Mao Pengzhi, Wu Xuli
    China Cotton. 2024, 51(1): 15-2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1
    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 和 25 cm 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 K07-12 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与 PE 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 1 膜 3 行、1 膜 4 行和 1 膜 6 行种植模式下的 5~25 cm 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 1.24 ℃、1.95 ℃和 2.41 ℃,K07-12 籽棉单产分别下降 26.26%、24.70%和16.53%。 全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均在 1 膜 4 行种植模式下获得最高的籽棉和皮棉单产。 同一种植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与 PE 地膜处理的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

  • Sun Huijian, Feng Guoyi, Yao Qingqing, Luo Jing, Du Shanshan, Wang Dongli, He Zhongsheng, Wang Yan, Zheng Shufeng
    China Cotton. 2024, 51(1): 21-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38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 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轮台县开展多点试验,以棉花品种巴 43541 为材料,设置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1)、常规肥料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2)和当地农民惯用的施肥方法(C3)共 3 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巴 43541 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C1 处理的生育期较 C3 处理缩短 2~7 d,较 C2 处理延长 2~4 d。与 C2 和 C3 处理相比,C1 处理下巴 43541 的单株果枝数(铃期)、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明显提高,在 3 个试验点的籽棉单产均超过 6 500 kg·hm-2 ,化肥减施率为 5.6%~37.0%,籽棉增产 4.1%~8.3%,籽棉总收益扣除肥料总成本后的收益增加 1 718~6 832 元·hm-2 。 因此,“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为主体的施肥技术具有绿色、轻简、高效的特点,适合在南疆植棉区推广应用。
  • Qi Hongxin, Zhao Wenchao, Dong Lingyan, Wang Ruming, Shao Ruifang, Zhang Donglou, Li Fengrui, Yang Xiufeng, Shi Jialiang
    China Cotton. 2024, 51(1): 28-3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9
    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 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的 73 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 73 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15 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 1.43 时,73 个品种分为 3 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 15 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 120 d 左右、666.7 m2 皮棉产量超过 125.62 kg,且断裂比强度在 30.69 cN·tex-1 以上的棉花品种。
  • Fang Dan, Yang Ruinan, Xu Shuangjiao, Tian Xinquan, Ma Lei
    China Cotton. 2024, 51(1): 34-3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75
    为鉴定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光籽经剥壳、粉碎、过筛、皂化、溶剂萃取并硅烷化衍生后,用 HP-5MS柱分离,基于气相色谱 - 质谱平台,采用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含有胆固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 谷甾醇、Δ5- 燕麦甾醇、 羽扇豆醇、Δ7- 燕麦甾醇、24- 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和高根二醇这 9 种植物甾醇。 每100 g 中棉所 49 棉籽仁中总甾醇含量为 124.870 mg,其中 β- 谷甾醇、菜油甾醇和 Δ5- 燕麦甾醇的含量较高,分别占甾醇总含量的 79.669%、10.647%和 4.238%;高根二醇是其特征成分。 本研究为棉籽的综合利用和营养评价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也为鉴定高档食用油提供了新的方法。
  • Zhu Yuyong, Zhao Bingmei, Cui Chunyang, Wei Guiying, Zuo Li, Xiong Jin
    China Cotton. 2023, 50(12): 6-1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80
    为明确利用氨基寡糖素增强棉花自身抗逆性,辅以乙蒜素杀菌协作来缓解棉花黄萎病蔓延危害方案的效果,完善新疆棉花黄萎病防控技术,2021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第七师130团、第八师143 团设计25%(质量分数,下同)寡糖·乙蒜素微乳剂1 000倍液于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各喷雾1 次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于苗期、蕾期、花铃期各喷雾1次+头水、初花期每666.7 m2用80%乙蒜素乳油100 mL各滴施1次2 种处理方案,并设空白对照(喷施清水),开展了药后苗期、蕾期、花铃期农艺性状调查和蕾期、花铃期和收获期黄萎病病情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2 种用药方案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均无显著影响,收获期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喷施3次+80%乙蒜素滴施2次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71.44%,25%寡糖·乙蒜素1 000 倍液喷施3次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47.17%。表明新疆棉花生产中,苗期、蕾期、花铃期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各喷雾1次+头水、初花期每666.7 m2用80%乙蒜素乳油100 mL各滴施1次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较好。

  • Zhang Ling, Li Maochun, Xue Yingming, Chen Haiyan, Yang Dan, Ji Xiaolong, He Chunmei, Huang Airong, Wu Fa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45-4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09
    2023年春季,新疆绿洲植棉区出现了连续性低温冷害天气过程3次,其中北疆绿洲植棉区发生3次,南疆绿洲植棉区发生2次。对新疆绿洲植棉区2023年春季连续性低温冷害天气特征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综合防御措施,包括发挥气象部门气象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指导作用、加强耐低温冷害品种培育、加强棉田播前施肥管理、加强苗期棉田中耕、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防冻液,为今后当地气象部门高质量指导低温冷害条件下棉田管理提供参考,提高新疆棉花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能力。
  • Zhang Jian, Zhou Ling , Zhu Yuxiong, Han Dawei, Zhang Haotian, Xu Weiguo, Zhang Yongcheng, Li Pengyi
    China Cotton. 2023, 50(10): 1-5.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42
    棉花生产同时产生大量棉秆剩余物,目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直接粉碎还田。 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肥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处理方式、环境条件等制约,秸秆还田后不能有效降解,不利于作物生长以及造成资源的
    浪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分不同影响因素阐述了秸秆还田降解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从而为新疆棉秆粉碎还田资源化
    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 Qin Dulin, Xu Qinqing, Sun Weiqi, Zhang Jie, Yu Qianlin, Wei Xuewen, Wang Gui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35-3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07
    2018―201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以一熟春棉为对照,通过设置短季棉与小黑麦、苜蓿、油菜、黑麦草4种饲草作物接茬种植,研究了不同棉饲两熟种植对周年产量、效益、棉花生长发育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短季棉接茬两熟种植的最优饲草作物。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单作相比,短季棉与饲草作物两熟种植增收一季饲草,周年纯收益平均提高了2.9倍。棉饲两熟模式下,不同饲草种植成本之间无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草作物,周年纯收益分别较苜蓿、油菜、黑麦草提高了20.2%、9.6%和7.0%。短季棉与不同饲草作物接茬种植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含盐量,并且饲草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优选短季棉与小黑麦接茬种植,其次为短季棉与黑麦草接茬种植。
  • Shi Yongqiang, Wang Qiong, Dong Dong, Li Wei, Guo Xiaoying, Zhang Ruoyu, Ma Xiong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9): 27-3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45
    20世纪80年代,新疆引入棉田地膜覆盖技术,随着农膜逐步推广,残膜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残膜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一步破碎成为微塑料后,对棉田环境的危害加剧。分析了目前新疆棉田的农膜源微塑料污染现状,总结了农膜源微塑料对于棉田环境的危害,包括对棉田土壤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归纳了土壤微塑料的分离、检测、鉴定分析和治理技术,以期为解决新疆棉田乃至全国农田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 Guo Yanyun, Yang Mingfeng, Ji Chunrong, Hu Qirui, Wang Xuejiao, Liu Ailin
    China Cotton. 2023, 50(9): 1-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5
    为揭示不同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时期和形态特征的影响,2020年以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原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开展不同灌溉量梯度的棉花蕾期干旱胁迫试验,即在现蕾前7 d按蕾期实际灌溉量的30%、50%、70%、90%、100%一次性灌溉,直至开花期才复水(分别记为T1、T2、T3、T4、T5)。结果表明:T1、T2处理形成重旱,T3处理形成中旱,而T4、T5形成轻旱;蕾期干旱与开花期复水使得新陆早45号裂铃期、吐絮期分别较对照提前5~9 d、4~8 d,从而使生殖生长期缩短了4~15 d;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单株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均呈增加趋势;但轻旱胁迫对植株含水量影响不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制定农业抗旱对策与措施、确保棉花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 China Cotton. 2023, 50(8): 1-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22
  • Liang Yajun, Gong Zhaolong, Wang Junduo, Zheng Juyun, Qian Shuaishuai, Guo Jiangping, Li Xueyuan
    China Cotton. 2023, 50(8): 4-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7
    对2022年新疆棉花生产、籽棉销售、加工销售、皮棉价格、棉花补贴等情况进行了汇总,归纳和分析了2022年度新疆棉花产业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助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 Long Yilei, Wumai’erjiang Ku’erban, Ma Qingshan, Yasheng Yunusi, Li Lili, Tao Zhixin, Du Xiao, Ai Xiantao
    China Cotton. 2023, 50(8): 25-2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03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省区,棉副产品中棉籽产量巨大,棉籽蛋白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棉籽粕与豆粕相比营养成分含量和成本的优势明显,棉籽蛋白有替代大豆蛋白的基础和潜力。但是新疆本土对于棉籽蛋白的开发利用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民众对棉籽蛋白的认识不足,导致棉籽蛋白使用率低;行业加工技术水平有限,新疆本土仅有个别企业能够生产高浓缩棉籽蛋白;相关政策引导不充分。为加快新疆棉籽蛋白产业发展,通过多方考察给出以下建议:构建技术体系,多方位刺激棉籽蛋白生产;加强高浓缩棉籽蛋白技术和产品应用的示范推广,提高民众对棉籽蛋白及其价值的认同度;政府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棉籽蛋白发展环境。
  • Song Riyu, Shi Yongqiang, Ma Xiongfeng, Zhang Jie, Cheng Sixian, Wang Wenkui, Zhang Wei, Wang Fangzheng, Wang Yan, Ma Xiaoyan
    China Cotton. 2023, 50(8): 30-3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8
    在介绍国内棉花秸秆基质化利用的研究现状,包括其用途、混配方法以及发酵条件等的基础上,分析了棉秆基质化利用中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新疆棉秆无土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参考。
  • Liu Yongming, Guan Shuxian, Wang Wenjing, Ren Maozhi, Li Fuguang
    China Cotton. 2023, 50(9): 35-4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76
    棉籽是棉花的重要副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产量,是重要的饲料资源。棉籽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为动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也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然而,棉籽含有棉酚等抗营养物质,需要采取脱毒措施后才能用作非反刍动物的饲料。对棉籽营养价值、脱毒方法以及饲料应用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为棉花的高效利用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Zheng Shu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7): 8-1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09
    总结了近年来安徽省发展机采棉的主要变革性技术进展和技术示范应用成效,探讨了安徽省机采棉和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基本原则。关键变革性技术包括:油菜/麦后单粒精量机械种肥(缓控释肥)同播、简化田间管理无人机作业、增密减氮与全程株型熟性调控促集中早熟。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模式上要遵循两熟双高(高产高效)原则、绿色化原则,生产技术上要遵循轻简化原则、机艺融合原则,组织方式上要遵循适度规模化原则、系统化原则、社会化组织化原则。并针对安徽省机采棉和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Yang Kai, Shi Yongqiang, Wang Wenkui, Ma Xiaoyan, Guo Zhigang, Ma Shuai, Zhang Wei, Yang Jinghe, Wang Yan, Zhang Jie, Ma Xiong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6): 33-3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20
    使用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生长。目前用于农用地膜生产的材料大部分是聚乙烯。聚乙烯本身是一种无毒无嗅的化学物质,但残存在土壤中时间过久会形成微塑料,不仅影响棉花的产量,而且在累年耕种或者畜禽养殖过程中很有可能进入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对棉田废弃的聚乙烯地膜回收再利用有着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棉花种植过程中废弃的聚乙烯地膜的回收经济性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废弃聚乙烯农膜处理后得到不同的产物进行了分类讨论,从实际应用出发表明废弃聚乙烯农膜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 Wei Mengting, Gao Weixin
    China Cotton. 2023, 50(6): 1-5.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97
    中国是世界棉花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是棉花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因此棉花生产的发展将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采用2000年至2020年的中国棉花进出口数据计算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构建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出影响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虽为全球十大棉花生产国之一,但棉花国际竞争力很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与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关联密切的因素是棉花产量、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村人口比重。为提高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需要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增强产业实力;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棉花生产注入新活力。
  • Cai Lihua, Tai Hongzhong, Lian Wenming, Gong Wanhui, Wang Wentao, Wu Bo, Dai Cuirong, Pu Yanmei
    China Cotton. 2023, 50(6): 6-1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0
    通过调查总结了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期的气温和膜下5 cm、裸地5 cm和10 cm地温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播种后膜下5 cm、裸地5 cm土层24 h内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可将1 d划分为4个不同的温度时间段,并分析了各时间段的温差,据此确立了室内低温发芽试验温度设定的计算方法。用当地2个主栽棉花品种开展室内低温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塔河2号和新陆中85号都耐低温,但新陆中85号的耐低温能力强于塔河2号。2个品种储存1年的种子的耐低温能力都强于当年繁殖的种子。建议对推广品种开展种子低温发芽试验,为确定合理的播期提供依据。
  • Zhou Yan, Shao Mingyang, Guo Huan, Wu Hao, Zeng Xiaolin
    China Cotton. 2023, 50(6): 12-1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46
    为优化棉花生产布局和提升棉花科学防灾减灾水平,对江西省棉花主产区9个气象观测站花铃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线性变化呈极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赣北北部瑞昌站和西部高安站以及赣中西部吉安县站重度热害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突变点,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出现上升的突变区;(3)各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均呈现显著的、多尺度的振荡周期,未来5 a赣中西部吉安县的轻、中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赣北西部高安站的轻、重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鄱阳湖周边都昌、鄱阳和庐山市3个站点的轻、中度热害呈增加趋势。
  • Lü Xin, Yuan Yanwei, Ma Fuyu, Wang Haijiang, Zhang Ze, Gao Pan, Zhang Qiang, Zhao Bo, Zhou Liming, Hou Tongyu
    China Cotton. 2023, 50(5): 29-3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67
    针对棉花规模化生产精准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监测不精确、决策依据不充分、控制不精准及管理效率低等薄弱点,创建了棉花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关键环节精准监控技术体系。包括:研发了棉花播种质量在线监测与调控技术及装备,可明显提高播种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创立了滴灌棉田全程养分、水分快速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研发了水肥决策与精量控制系统,构建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与应用云平台,可大幅度提高滴灌水肥利用效率;构建了“病虫监测→施药决策→处方图生成→精量喷药”棉花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可明显降低农药投入量;创新性研发了棉花产量监测,以及采棉机棉箱火情、工况参数和故障诊断检测技术及装备,构建了采棉机信息化服务云平台,可大幅提高采棉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与管理水平。在总结上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棉花生产智慧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
  • Li Wei, Wang Dantao, Zhang Baoguo
    China Cotton. 2023, 50(5): 39-4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2
    概述我国棉花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103的发展历程,解析历次版本产生的政策环境、产业条件和标准基础,概述其主要内容及修订情况,剖析其在推动棉花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新一轮棉花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 Ding Lili, Li Xianchao, Yu Lu, Ma Jiangfeng, Zhao Bingmei
    China Cotton. 2023, 50(5): 1-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29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各垦区中心测报站监测调查数据汇总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为做好兵团棉花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Wang Xuejiao, Guo Yanyun, Li Xinjian, Hu Qirui
    China Cotton. 2023, 50(5): 4-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17
    近60年来,新疆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暖湿化”趋势,为新疆棉花稳产增产提供了气候资源保障。根据新疆植棉区6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及棉花生育期、大田生长状况和气象灾情等,分析2022年新疆植棉气象条件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实现棉花生产趋利避害、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Wang Ning, Huo Feichao, Zhang Yibin, Shi Jianbin, Xu Qinghua, Yan Gentu, Liu Xiaohong
    China Cotton. 2023, 50(5): 7-1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98
    以5个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萌发期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种子萌发相关指标、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活性、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棉花材料的相对发芽率、根长、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延长了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提高了GAD活性和GABA含量。不同基因型比较,萌发期盐胁迫下,新陆中82号和中棉9001的种子保持较高的GAD活性,从而通过GABA途径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的ATP,耐盐性最好;塔河2号和中棉所49的种子耐盐性次之,中J0102的种子耐盐性最差。通径分析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均对根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ATP含量对根长的促进效应更强。盐胁迫下,通过有效调节GABA途径生成ATP可能是种子萌发期提高棉花耐盐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 Xi Kaipeng, Xi Jilong, Yang Sulong, Shi Jundong, Zhang Jiancheng
    China Cotton. 2023, 50(4): 13-1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24
    为提升黄土高原中低产棉田土壤质量和棉花产量可持续性,通过1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棉花秸秆清除施氮磷化肥(NP)为对照,棉花秸秆清除施氮磷化肥配鸡粪(NPM)、棉花秸秆还田施氮磷化肥(SNP)、棉花秸秆还田施氮磷化肥配鸡粪(SNPM)为处理,研究棉花产量的可持续性及棉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对长期秸秆还田与施用鸡粪有机肥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PM、SNP、SNPM籽棉产量表现为上升趋势,年均籽棉单产分别极显著增加14.33%、11.16%、27.03%,NPM和SNPM产量变异系数明显降低,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明显提高。0~20 cm土层NPM、SNP、SNP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3.31%、38.10%、56.56%,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9.75%、13.58%、35.80%,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0.00%、180.00%、273.85%,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4.22%、79.14%、166.77%,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增加29.67%、30.12%、45.42%。表明中低产棉田长期秸秆还田、施鸡粪、秸秆配施鸡粪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尤以秸秆配施鸡粪提升土壤质量及棉花产量可持续性作用明显。
  • Wei Jingyan, Zhang Fan, Tang Shurong, Meng Junting, Wei Shoujun, Peng Jun
    China Cotton. 2023, 50(4): 40-4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11
    Cottonscope是快速测试棉花细度和成熟度的设备。以112份取自新疆的皮棉样品为对象,对Cottonscope与高级纤维信息系统(advanced fiber information system, AFIS)单纤维测试仪测得的棉纤维细度及成熟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细度和成熟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7和0.981,达到极显著水平;肯德尔一致性系数检验结果显示,细度和成熟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31和0.958,也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结果说明2种设备的细度和成熟度指标有非常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可为2种设备的合理使用、检测棉纤维细度或成熟度的结果比对分析等提供参考。
  • Chi Baojie, Zhang Yanjun, Zhang Dongmei, Dai Jianlong, Dong Hezhong
    China Cotton. 2023, 50(4): 43-45.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75
    鲁西南植棉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山东三大产棉区之一,也是全国大蒜主产区,当地以棉花大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主。但是,传统的棉花大蒜一年两熟制采用蒜田套种棉花,棉花需要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且栽种密度低、不能集中成熟和收获,费工费时。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改套种春棉为蒜后直播短季棉,改精细管理为全程轻简管理,改稀植大棵分散结铃为合理密植集中成熟收获,实现了蒜后直播短季棉种、管、收的全程轻简化。在鲁西南植棉区示范结果显示,蒜后直播短季棉全程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轻简高效。总结介绍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示范情况,为当地棉花大蒜两熟制高质量发展提供配套技术和示范样板。
  • Zhan Yanan
    China Cotton. 2023, 50(4): 6-1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16
    已有元分析表明控释氮肥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但是关于控释氮肥对植棉净收益和纤维品质影响的定量效应尚不明确。在“中国知网”和“Wed of Science”中共筛选出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且符合标准的35篇文献,从中获取126对数据,进行元分析以评估控释氮肥对籽棉产量、纤维品质和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栽培管理措施和棉花品种不同的情况下,施用控释氮肥下籽棉产量、植棉净收益和氮肥利用率的平均相对变化率分别为10.1%、23.5%和17.5%,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平均相对变化率分别为1.7%、0.6%、4.6%、3.3%和1.9%。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条件下,施用控释氮肥均对籽棉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在弱碱性、有机质含量低、全氮含量高的土壤中增产效果更好。总之,施用控释氮肥可以提高籽棉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植棉经济效益,而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幅度较小,可能是由于棉纤维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
  • Yao Chengceng, Zheng Yixiang, Gou Changqing, Feng Hongzu
    China Cotton. 2023, 50(3): 6-1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63
    旨在探明短时高温对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不同虫态存活及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高温频发背景下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将在25 ℃(对照温度)饲养的牧草盲蝽卵、各龄若虫、成虫经历短期高温(33、36、39、42、45 ℃)暴露处理(卵处理时间为1、2、3 h;33、36、39、42 ℃处理若虫及成虫的时间为2 h;45 ℃处理各龄若虫的时间为1 h,处理成虫的时间为2 h)后在25 ℃下饲养观察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及历期、成虫存活率、寿命、雌虫产卵前期及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并构建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卵的孵化率在33~36 ℃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42 ℃处理下显著降低;在45 ℃下暴露2 h降低为6.33%,暴露3 h降为0。经45 ℃处理1 h,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若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1.07 d。成虫在33~36 ℃高温下暴露2 h,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受影响较小;在39 ℃高温下暴露2 h后雌雄成虫存活率显著下降;45 ℃处理2 h雌虫存活率、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和雄虫存活率、寿命均和对照差异显著。由不同高温暴露下种群生命表可知,33~45 ℃高温暴露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25 ℃对照,其中牧草盲蝽在45 ℃高温暴露后种群趋势指数为0。综上,在高温暴露下,牧草盲蝽卵孵化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及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若虫存活率降低;成虫在高温处理下寿命和存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成虫的耐热能力强于若虫;雌虫在高温下表现出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降低的现象。
  • Li Xinxin, Zhao Qiang, Zhang Te, Li Guangwei, Bu’ayimu Abudureyimu, Munire Abodu’aini
    China Cotton. 2023, 50(3): 13-1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060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硅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硫酸锌750 g·hm-2(硅锌肥复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其对棉花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盛花期锌肥处理导致株高显著下降,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均导致吐絮期的第1果枝长度显著降低,而其他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可显著影响盛花期和吐絮期叶片、茎秆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其中,锌肥、硅锌肥复配处理盛花期及硅肥处理吐絮期的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虽然各处理理论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理论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5.09%和4.63%。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其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硅肥和锌肥在当地棉田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Wang Shijie, Liu Qifeng, Zhu Jijie, Zhao Hongxia, Jia Xiaoyun, Li Miao, Wang Guoyin
    China Cotton. 2023, 50(3): 18-2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14
    为筛选适宜新疆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和相关育种资源材料,2019―2020年在南疆植棉区对13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农艺性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丰产性、稳产性及理想指数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个——新陆早77号和新陆早51号,以及较优的相关育种材料2个——抗病早熟6号和冀丰1187,其中抗病早熟6号综合表现突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南疆实现无膜植棉和适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