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s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Sort by Default Latest Most read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Zhang Dongfeng, Wang Hongbin, He Liqiang, Mao Pengzhi, Wu Xuli
    China Cotton. 2024, 51(1): 15-2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1
    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 和 25 cm 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 K07-12 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与 PE 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 1 膜 3 行、1 膜 4 行和 1 膜 6 行种植模式下的 5~25 cm 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 1.24 ℃、1.95 ℃和 2.41 ℃,K07-12 籽棉单产分别下降 26.26%、24.70%和16.53%。 全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均在 1 膜 4 行种植模式下获得最高的籽棉和皮棉单产。 同一种植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与 PE 地膜处理的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

  • Sun Huijian, Feng Guoyi, Yao Qingqing, Luo Jing, Du Shanshan, Wang Dongli, He Zhongsheng, Wang Yan, Zheng Shufeng
    China Cotton. 2024, 51(1): 21-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38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 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轮台县开展多点试验,以棉花品种巴 43541 为材料,设置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1)、常规肥料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2)和当地农民惯用的施肥方法(C3)共 3 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巴 43541 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C1 处理的生育期较 C3 处理缩短 2~7 d,较 C2 处理延长 2~4 d。与 C2 和 C3 处理相比,C1 处理下巴 43541 的单株果枝数(铃期)、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明显提高,在 3 个试验点的籽棉单产均超过 6 500 kg·hm-2 ,化肥减施率为 5.6%~37.0%,籽棉增产 4.1%~8.3%,籽棉总收益扣除肥料总成本后的收益增加 1 718~6 832 元·hm-2 。 因此,“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为主体的施肥技术具有绿色、轻简、高效的特点,适合在南疆植棉区推广应用。
  • Niu Na, Liu Mingyun, Zhang Xinfu, Cao Longlong, Zhang Yanbo, Liu Xinqiang
    China Cotton. 2024, 51(1): 43-4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00
    鲁北棉田属于典型的旱碱地,适于棉花生长。 采用棉花-赤松茸大田种植方式可有效解决植棉效益低、种植赤松茸用工多及棉花秸秆利用的问题。 结合鲁北盐碱地赤松茸的生产条件,分析了鲁北地区利用棉花秸秆大田生产赤松茸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 Wei Jiafeng, Yang Jinxia, Zhang Yalan, Gui Dongdong, Duan Lina, Luo Furong, Ma Jun, Chen Na, Meng Yongming
    China Cotton. 2023, 50(12): 11-1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22
    以化学药剂封顶后叶面喷施150 mL·hm-2的28-表高芸薹素内酯为对照,研究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播前包衣棉籽(药、水、种子的质量比为1∶120∶5 000)和化学药剂封顶后(7 月11日)随水肥滴施1次(用量为67.5 g·hm-2,下同)、不包衣且在头水(5 月30日)和化学药剂封顶后(7 月11日)各随水肥滴施1次、不包衣处理仅在头水随水滴施1次3种处理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包衣与化学药剂封顶后滴施1次处理的666.7 m2 收获株数提高13.1%,幼苗植株高度增加4.5%,侧根数增多15.2%,单株空果枝数减少0.4,单株空果枝率降低5.2 百分点;666.7 m2 成铃数增加17.1%,铃重增加0.31 g,产量增加23.5%。头水与化学药剂封顶后2次滴施处理单株空果枝数减少0.5,单株空果枝率减少6.2百分点;666.7 m2 成铃数增加14.4%,铃重增加0.29 g,产量增加20.3%。这些结果可为昌吉棉花降低种植密度及采用化学药剂封顶技术的栽培条件下,解决棉花蕾铃脱落严重、无效果枝数多的问题,提高棉花产量提供支撑。

  • Wu Bo, Wang Wentao, Dai Cuirong, Pu Yanmei, Lin Ruixue, Lu Jinbao, Zhou Long, Lian Wenming, Tai Hongzhong
    China Cotton. 2023, 50(12): 23-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5
    2022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以新陆中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50 g·L-1甲哌鎓水剂设置300、450、600、750、900、1 050、1 200 mL·hm-2共7个剂量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明确不同剂量甲哌鎓化学打顶对棉花的影响。结果表明:7 月3 日-9 月5 日株高和单株果枝数的增长量均随打顶剂用量增加而降低。600、750、900 mL·hm-2甲哌鎓处理下籽棉单产较高,其中600、750 mL·hm-2用量下的实收籽棉单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9.40%、9.50%。不同剂量的甲哌鎓对铃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成熟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和12.7 mm 短纤维率均无显著影响。喷施甲哌鎓导致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降低。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新陆中60 号化学打顶适宜的250 g·L-1甲哌鎓用量为600~900 mL·hm-2,最佳用量为750 mL·hm-2
  • Fan Haichao, Zhang Zhiheng, Zhao Zhongting, Zhang Guihua
    China Cotton. 2023, 50(12): 28-3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4
    研究施氮量对蒜后直播棉产量、品质以及效益的影响,以期制定适宜的氮肥运筹策略。以早熟棉品种鲁棉532 和鲁棉551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0 kg·hm-2、45 kg·hm-2、90 kg·hm-2 和135 kg·hm-2)对蒜后直播棉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单株结铃数先升高后降低,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铃重和衣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棉花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90 kg·hm-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去除氮肥投入后的净收益与籽棉产量变化规律一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棉花需氮情况及经济效益,施氮量90 kg·hm-2为鲁西南植棉区蒜后直播棉推荐氮肥施用量。
  • Wang Qiongshan, Xia Songbo, Wang Xiaogang, Zhang Youchang, Feng Changhui, Zhang Jiaohai, Qin Hongde, Zhong Tao, Bie Shu
    China Cotton. 2023, 50(12): 55-5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82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Li Yumei, Dai Xingli, Yu Shitao, Wang Jing, Huo Kaiqiang, Lü Wei, Wei Xuewen, Yang Jihua, Li Lin
    China Cotton. 2023, 50(12): 60-6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86
    利用鲁北冬闲棉田发展棉饲两熟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棉饲两熟制的生产流程、棉花的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及饲草的品种选择、田间管理进行总结,为鲁北棉饲两熟制生产及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 Xing Maode, Xu Gang, Geng Jun, Liu Ping, Liu Chao, Wang Jian
    China Cotton. 2023, 50(12): 63-6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70
    分别从小麦、棉花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麦棉直播两熟栽培技术,以促进该项栽培技术在鲁中地区及其类似生态区的推广应用,缓解当地棉花长期连作的危害。
  • Li Fei, Dai Kai, Huang Mingchun, Mei Zhengding, Guo Lili, He Shujun, Shi Dazhi, Yuan Guofei, Wang Jiazhen
    China Cotton. 2023, 50(12): 67-6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79
    为推进棉花生产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顺应棉花生产轻简化与机械化的需求,研究形成了湖南省棉花油后直播配套技术。从棉田土壤、目标产量、品种、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集中收花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以期为湖南植棉区油后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 Zhao Xia, Li Maochun, Li Ping, Liu Hairong
    China Cotton. 2023, 50(12): 70-7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7
    依据2021 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减产的实际情况,对当年棉花生育期间(4-10 月)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阴雨和极端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棉花生长发育推迟,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气象原因。并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综合防御和补救措施,为推进棉花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 Niu Yinting, Ju Le, Yin Zhigang, Qiang Xuejie, Chen Peiyu
    China Cotton. 2023, 50(10): 24-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06
    根据2017―2022年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对照品种GK39在河南南阳地区的田间表现,研究降水量、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为南阳地区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相关分析结果,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8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皮棉产量与6月份降水量和单株果枝数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大,与株高和生育期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大。因此,建议当地在棉花育种过程中优先选择结铃性强的品种,栽培管理中应注意在6月份棉田干旱时及时浇水,8月份雨水较多时及时排出棉田积水,防止其旺长,且促进果枝生长,以获得高产。
  • Qi Jie, Dong Hezho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39-4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83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 Xie Pijiang, Kuang Zhengcheng, Li Fei, Guo Lishuang, Chen Haodo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42-4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1
    从种植区域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施肥、免定苗与整枝、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与打顶、灌溉、脱叶催熟与采收、秸秆处理等方面,对湘西北油后直播棉“三免三减”(免耕、免定苗、免整枝,减少施肥、化学调控、采摘次数)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该技术在湖南省桃源县的试验示范效果。结果表明,在稳定棉花产量的情况下,“三免三减”栽培技术能减少劳动力和部分生产资料投入,从而增加植棉效益,为湘西北乃至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轻简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棉花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 Zhang Ling, Li Maochun, Xue Yingming, Chen Haiyan, Yang Dan, Ji Xiaolong, He Chunmei, Huang Airong, Wu Fa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45-4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09
    2023年春季,新疆绿洲植棉区出现了连续性低温冷害天气过程3次,其中北疆绿洲植棉区发生3次,南疆绿洲植棉区发生2次。对新疆绿洲植棉区2023年春季连续性低温冷害天气特征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综合防御措施,包括发挥气象部门气象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指导作用、加强耐低温冷害品种培育、加强棉田播前施肥管理、加强苗期棉田中耕、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防冻液,为今后当地气象部门高质量指导低温冷害条件下棉田管理提供参考,提高新疆棉花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能力。
  • Zhang Jian, Zhou Ling , Zhu Yuxiong, Han Dawei, Zhang Haotian, Xu Weiguo, Zhang Yongcheng, Li Pengyi
    China Cotton. 2023, 50(10): 1-5.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42
    棉花生产同时产生大量棉秆剩余物,目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直接粉碎还田。 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肥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处理方式、环境条件等制约,秸秆还田后不能有效降解,不利于作物生长以及造成资源的
    浪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分不同影响因素阐述了秸秆还田降解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从而为新疆棉秆粉碎还田资源化
    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 Qin Dulin, Xu Qinqing, Sun Weiqi, Zhang Jie, Yu Qianlin, Wei Xuewen, Wang Gui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10): 35-3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07
    2018―201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以一熟春棉为对照,通过设置短季棉与小黑麦、苜蓿、油菜、黑麦草4种饲草作物接茬种植,研究了不同棉饲两熟种植对周年产量、效益、棉花生长发育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短季棉接茬两熟种植的最优饲草作物。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单作相比,短季棉与饲草作物两熟种植增收一季饲草,周年纯收益平均提高了2.9倍。棉饲两熟模式下,不同饲草种植成本之间无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草作物,周年纯收益分别较苜蓿、油菜、黑麦草提高了20.2%、9.6%和7.0%。短季棉与不同饲草作物接茬种植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含盐量,并且饲草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优选短季棉与小黑麦接茬种植,其次为短季棉与黑麦草接茬种植。
  • Wang Dan, Shan Yongpan, Ma Yajie, Song Xianpeng, Zhang Jichang, Zhang Liming, Guo Sufan, Ma Xiaoyan, Ma Yan
    China Cotton. 2023, 50(10): 12-19.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4
    选取4个棉花品种、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甲哌钅翁单剂及其与调环酸钙、14-羟基芸薹素甾醇、胺鲜酯柠檬酸盐和复硝酚钠混配使用后,对不同棉花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甲哌钅翁及其混配处理均可显著降低不同棉花品种倒四叶吲哚-3-乙酸含量,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赤霉素含量,同时还可增加2个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19和中棉所117)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降低株高。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4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均无不利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混配处理均可提高2个杂交种(中棉所112和中棉所70)的理论籽棉单产;但针对2个常规棉品种,仅甲哌钅翁单剂和甲哌钅翁+复硝酚钠处理可提高其理论籽棉单产。因此,不同的棉花品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调控配方。
  • China Cotton. 2023, 50(10): 20-2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90
    抗虫棉中棉所96014在2018―2019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出丰产、抗逆的特点。于2022年在湖北省团风县通过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2.25万、3.00万、3.75万和4.50万株·hm-2,副区为施肥量,B1~B4处理全生育期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180.0+90.0+180.0) kg·hm-2、(225.0+112.5+225.0) kg·hm-2、(270.0+135.0+270.0) kg·hm-2和(315.0+157.50+315.0) kg·hm-2,探索不同处理下该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中棉所96014的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株高以及公顷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3.00万和3.75万株·hm-2下的籽棉和皮棉产量较高。施肥量对单株果枝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B2处理下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初步表明,在鄂东,纯N、P2O5和K2O的总用量分别为225.0 kg·hm-2、112.5 kg·hm-2和225.0 kg·hm-2的条件下,直播密度在3.00万~3.75万株·hm-2时,中棉所96014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达较高水平。
  • Gu Chong, Xing Ziya, Ji Zhe, Yue Gangyi, Wang Ziqiang, Li Shuai, Zhai Yangzhao, Han Zhenlei
    China Cotton. 2023, 50(9): 22-2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27
    国内外旱情监测多采用单指标监测,导致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不高。针对目前农业旱灾监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智能数字电力的农业旱情监测应用平台,并将其应用到多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该平台不仅可以减少当地农民的负担,而且还能对一些监测情况进行智能决策。
  • Guo Xianzhen
    China Cotton. 2023, 50(9): 42-4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7
    河南省台前县人多地少,推广种植大蒜-棉花轮作,一年两熟,可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总结当地蒜棉轮作棉花绿色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精选良种、适期播种、病虫害防治等,为推广蒜棉轮作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 Guo Yanyun, Yang Mingfeng, Ji Chunrong, Hu Qirui, Wang Xuejiao, Liu Ailin
    China Cotton. 2023, 50(9): 1-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5
    为揭示不同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时期和形态特征的影响,2020年以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原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开展不同灌溉量梯度的棉花蕾期干旱胁迫试验,即在现蕾前7 d按蕾期实际灌溉量的30%、50%、70%、90%、100%一次性灌溉,直至开花期才复水(分别记为T1、T2、T3、T4、T5)。结果表明:T1、T2处理形成重旱,T3处理形成中旱,而T4、T5形成轻旱;蕾期干旱与开花期复水使得新陆早45号裂铃期、吐絮期分别较对照提前5~9 d、4~8 d,从而使生殖生长期缩短了4~15 d;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单株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均呈增加趋势;但轻旱胁迫对植株含水量影响不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制定农业抗旱对策与措施、确保棉花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 China Cotton. 2023, 50(9): 7-1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18
    棉花无膜栽培可从源头控制地膜使用,是有效解决棉田残膜污染的方法之一。通过覆膜和无膜栽培对不同生育期的6个棉花品种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膜栽培模式下棉花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霜前花率和籽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因品种而异。综合分析得出,无膜栽培对生育期在120~122 d的中早熟棉花品种影响最小,较适宜在河北植棉区无膜种植。研究结果可为棉花无膜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 China Cotton. 2023, 50(9): 7-1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19
  • Xu Liangzhi, Chen Jianbao, Wang Yongbo, Li Yujun, Guo Lili, Mei Zhengding, He Shujun, Peng Fanjia
    China Cotton. 2023, 50(8): 37-3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0
    湘XH50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流域棉区)。该品种属于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耐枯萎病和黄萎病,2021―2022年连续2年在湖南省沅江市进行试种,均表现良好。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并结合2年试种总结了其在沅江市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Wang Shun
    China Cotton. 2023, 50(8): 39-4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31
    以棉花为主体,套种其他高产高效作物,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棉花套种花生、蔬菜模式,田间生态互补性强,技术成熟,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综合效益好,是近年来商丘新发展的种植模式。介绍了豫东棉花套种花生、蔬菜(生菜)种植模式的田间配置方式、种植时间及田间管理技术等,以期通过该模式实现当地棉田一年多收和绿色高产优质高效。
  • Shang Yuzhuo
    China Cotton. 2023, 50(8): 42-4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11
    介绍了山东省利津县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实践;提出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土地和技术两大因素的内在潜力,通过惠农政策、科技带动、示范推广等措施,提高棉田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实现棉花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为振兴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 China Cotton. 2023, 50(8): 1-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122
  • Liang Yajun, Gong Zhaolong, Wang Junduo, Zheng Juyun, Qian Shuaishuai, Guo Jiangping, Li Xueyuan
    China Cotton. 2023, 50(8): 4-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7
    对2022年新疆棉花生产、籽棉销售、加工销售、皮棉价格、棉花补贴等情况进行了汇总,归纳和分析了2022年度新疆棉花产业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助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 Guo Yanyun, Yang Mingfeng, Ji Chunrong, Bai Shujun, Liu Yong
    China Cotton. 2023, 50(8): 9-16.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046
    为揭示不同阶段及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2016年以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原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开展不同灌溉量梯度的棉花蕾期至收获期、花铃期至收获期干旱胁迫试验,即在现蕾期、开花期分别按蕾期、花铃期实际灌溉量的30%、50%、70%、90%、100%一次性灌溉,持续不灌水直至收获。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干旱胁迫均影响棉花的生育进程。与正常灌溉相比,蕾期各干旱处理的裂铃期、吐絮期分别提前0~14 d、4~19 d;花铃期各干旱处理的裂铃期、吐絮期分别提前0~8 d、2~6 d,并呈现出越干旱越提前的变化规律。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株高、单株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均呈增加趋势。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导致单株结铃数减少、蕾铃脱落率增加、籽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蕾期干旱处理减产40.2%~60.6%,花铃期干旱处理减产27.8%~46.4%,持续干旱导致减产进一步加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节水灌溉和棉花抗旱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 Munire Abodu’aini, Li Xinxin, Zhao Qiang, Zhang Te, Li Guangwei, Xiren’ayi Adili
    China Cotton. 2023, 50(7): 24-2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8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S-诱抗素对棉花的影响,以新陆早61号为研究材料,于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化学打顶后7个不同剂量的10%(质量分数) S-诱抗素处理,分别为1.5 g·hm-2、7.5 g·hm-2、15.0 g·hm-2、30.0 g·hm-2、45.0 g·hm-2、90.0 g·hm-2和135.0 g·hm-2,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棉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喷施不同剂量的S-诱抗素均可增加新陆早61号的株高、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单株结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且可提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马克隆值。本试验条件下,135.0 g·hm-2 10% S-诱抗素处理的新陆早61号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且纤维品质较好。
  • Xu Anyang, Li Qin, Li Daikuo, Liu Huiping, Zhang Chaohui, Cao Juan, Li Tianyi, Tian Xijing, Yu Zhibin, Cai Jun, Wei Jichao, Zhou Xiang, Shi Yuanqiang
    China Cotton. 2023, 50(7): 29-32.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215
    选取塔河2号、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和新陆中62号共4个新疆南疆主推棉花品种,于2021年在阿拉尔市大田条件下开展花铃期干旱胁迫(不灌溉且无降雨)试验,分析干旱胁迫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抗旱种质资源与挖掘现有主栽品种的抗旱潜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花铃期干旱胁迫造成南疆4个主推棉花品种生育期缩短、株高显著降低、第1果枝节位高度升高、第1果枝节位降低、单株果枝数减少、单株结铃数显著减少;籽棉单产均显著降低,但籽棉单产均超过6 000 kg·hm-2,皮棉单产下降,铃重显著增加,衣分无显著变化;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均降低,马克隆值升高,其中新陆中82号、新陆中62号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新陆中82号的长度整齐度指数受到显著影响,但塔河2号和新陆中82号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数值均不低于“29”。研究表明4个主推品种均具有一定的抗旱潜力,其中塔河2号和新陆中82号在花铃期干旱胁迫下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好。
  • Dong Lingyan, Shi Jialiang, Zhao Wenchao, Wang Ruming, Li Fengrui, Zhang Donglou, Zhang Aimin, Qi Hongxin, Yang Xiufeng
    China Cotton. 2023, 50(7): 33-3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04
    为探索鲁西北地区无膜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德棉10号、德棉13号、德棉14号和德棉16号为试验材料,在德州市开展了株高和单株果枝数的增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无膜棉的株高生长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符合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6月15日-7月10日左右处于株高的快速生长期,该时期的株高增长量约占株高理论最大值的57.7%。单株果枝数的增长动态符合韦布尔(Weibull)模型,6月17日-7月20日单株果枝数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在上述生产关键期要重视田间管理,防止棉株旺长,减少棉花落蕾落花,保证充足的果枝数。
  • China Cotton. 2023, 50(7): 38-4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6
    2022年吐鲁番盆地在棉花开花结铃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频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棉花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花粉发育不良、授粉受阻、蕾花铃脱落严重,伏桃、秋桃锐减。利用吐鲁番农业气象试验站与鄯善县气象局2个国家站2022年6-9月的各旬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40 ℃的高温日数等资料,结合棉花的植物学特性分析气温对棉花结铃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6月上旬-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40 ℃的高温日数及连续性高温天气未对吐鲁番盆地棉花的伏前桃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当地伏桃数、秋桃数严重减少的主要气候因子是7月上旬以后平均最高气温升高、≥40 ℃的高温日数增多与连续性的高温天气。
  • Cao Longlong, Li Wei, Zhang Ning, Shao Rongrong
    China Cotton. 2023, 50(6): 41-4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17
    近年来,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呈现结构性萎缩态势。为突破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瓶颈,补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短板,借鉴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山东省无棣县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探索适合当地农艺要求的一膜三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示范效果,以期为该技术在黄河流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Li Maochun
    China Cotton. 2023, 50(6): 44-4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66
    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出现了不利天气过程7次(混合型),包括8级以上大风天气6次,沙尘暴天气4次,连续性降温天气2次。根据不利天气的发生特征、种类、持续时间等,对2023年4月阿拉尔的不利天气及其对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地5月棉花生产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以促进2023年棉花生产,也为当地今后棉花播种出苗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 Cai Lihua, Tai Hongzhong, Lian Wenming, Gong Wanhui, Wang Wentao, Wu Bo, Dai Cuirong, Pu Yanmei
    China Cotton. 2023, 50(6): 6-11.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80
    通过调查总结了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期的气温和膜下5 cm、裸地5 cm和10 cm地温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播种后膜下5 cm、裸地5 cm土层24 h内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可将1 d划分为4个不同的温度时间段,并分析了各时间段的温差,据此确立了室内低温发芽试验温度设定的计算方法。用当地2个主栽棉花品种开展室内低温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塔河2号和新陆中85号都耐低温,但新陆中85号的耐低温能力强于塔河2号。2个品种储存1年的种子的耐低温能力都强于当年繁殖的种子。建议对推广品种开展种子低温发芽试验,为确定合理的播期提供依据。
  • Zhou Yan, Shao Mingyang, Guo Huan, Wu Hao, Zeng Xiaolin
    China Cotton. 2023, 50(6): 12-1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46
    为优化棉花生产布局和提升棉花科学防灾减灾水平,对江西省棉花主产区9个气象观测站花铃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线性变化呈极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赣北北部瑞昌站和西部高安站以及赣中西部吉安县站重度热害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突变点,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出现上升的突变区;(3)各站点棉花高温热害均呈现显著的、多尺度的振荡周期,未来5 a赣中西部吉安县的轻、中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赣北西部高安站的轻、重度高温热害均呈增加趋势,鄱阳湖周边都昌、鄱阳和庐山市3个站点的轻、中度热害呈增加趋势。
  • Zhang Jie, Xiao Chunyan, Liu Qiang, Zhang Shaohong, Yu Qianlin
    China Cotton. 2023, 50(6): 22-27.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69
    2020年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对蒜套棉模式下瑞杂816 F1、F2代以及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等进行调查及检测,就F1、F2代表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同种植密度下瑞杂816 F1、F2农艺性状及主要纤维品质差异不大;F1在2.85万株·hm-2下产量最高,籽棉单产较F2增2.21%,较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增10.55%;F2在3.30万株·hm-2下产量最高,籽棉单产较F1增6.70%,较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增6.34%;F2在低密度下产量优势不及F1,但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增强F2产量优势,增产的主要原因是F2单株结铃数显著优于F1,3.30万株·hm-2时F2单株结铃数较F1高13.9%,且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的幅度小于F1。因此,瑞杂816 F2具有在生产上利用的潜力。 
  • Lü Xin, Yuan Yanwei, Ma Fuyu, Wang Haijiang, Zhang Ze, Gao Pan, Zhang Qiang, Zhao Bo, Zhou Liming, Hou Tongyu
    China Cotton. 2023, 50(5): 29-34. https://doi.org/10.11963/cc20220167
    针对棉花规模化生产精准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监测不精确、决策依据不充分、控制不精准及管理效率低等薄弱点,创建了棉花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关键环节精准监控技术体系。包括:研发了棉花播种质量在线监测与调控技术及装备,可明显提高播种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创立了滴灌棉田全程养分、水分快速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研发了水肥决策与精量控制系统,构建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与应用云平台,可大幅度提高滴灌水肥利用效率;构建了“病虫监测→施药决策→处方图生成→精量喷药”棉花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可明显降低农药投入量;创新性研发了棉花产量监测,以及采棉机棉箱火情、工况参数和故障诊断检测技术及装备,构建了采棉机信息化服务云平台,可大幅提高采棉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与管理水平。在总结上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棉花生产智慧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