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 全选
    |
    政策与述评
  • 李健,宋美珍,贵会平,张西岭
    中国棉花. 2016, 43(7): 1-5.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调控是当今棉花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模式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定向调控棉花群体的生长发育,改变传统的整枝、中耕等单一调控措施以及对表现型性状的修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化学调控条件下棉花根系、植株农艺性状、叶片光合性能、植株体内酶活力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阐明化学调控对棉花生长的定向调控作用和效果,并就化学调控技术与理论的完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王广春,代建龙,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6, 43(7): 5-7.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是全国产棉和用棉大省。受用工多、植棉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近年山东省棉花生产呈持续下滑态势,但棉纺织业却基本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简要总结了山东省棉花产业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山东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研究报告
  • 刘玉春,孙红春,李存东,刘兴利,潘秋艳,朱浩
    中国棉花. 2016, 43(7): 8-12.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 齐海坤,严根土,王宁,杨杰,黄群
    中国棉花. 2016, 43(7): 12-15.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和打顶后),研究了棉花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中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棉所49的初花期上部叶片和打顶后的中部叶片的GA3含量高于中571,其余时期各部位均低于中571;中棉所49上部叶片中ABA含量在初花期高于中571和F1(中571×中棉所49),中部和下部叶片中ABA含量在初花期到打顶前均高于中571;中棉所49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中GA3与ABA含量的比值在初花期到打顶前均低于中571。

  • 王莹莹,任相亮,姜伟丽,马亚杰,胡红岩,王新玲,李倩,马艳
    中国棉花. 2016, 43(7): 16-19.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饲料混毒法测定鳢肠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鳢肠比例的加大和棉铃虫幼虫取食时间的延长,鳢肠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取食鳢肠比例高的饲料后,棉铃虫蛹质量显著降低,但羽化率和单雌日均产卵量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给棉铃虫幼虫饲喂鳢肠明显延长了幼虫和成虫历期,但对蛹历期的影响较小。

  • 赵丽红,冯自力,冯鸿杰,李志芳,师勇强,张芸,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6, 43(7): 19-23.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黄萎病重病田环境条件下,以耐黄萎病品种鲁棉研21和中棉所63为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标记不同发病程度的单株跟踪调查黄萎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生育时期的黄萎病发生严重度对单株籽棉产量以及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度与单株籽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1~4级病株籽棉产量分别比健康植株减产18.9%,26.8%,43.1%和68.5%;随着发病级别的增加,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显著降低,黄萎病对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影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综上所述,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危害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李鹏程,刘爱忠,刘敬然,孙淼,郑苍松,李如义,王刚,董合林
    中国棉花. 2016, 43(7): 24-26.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棉所50和天元1号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从蕾期到铃期6次叶面喷施1%(质量分数,下同)尿素、0.5%磷酸二氢钾、1%尿素+0.5%磷酸二氢钾3 种叶面肥对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处理均比对照增产,皮棉增产幅度为6.0%~10.6%,[JP2]喷施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叶面肥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用1%尿素+[JP]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处理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

  • 郭俊杰,杨寒丽,马诗科
    中国棉花. 2016, 43(7): 26-27.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0-2015年新疆库尔勒市棉田主要害虫种群的持续监测发现,自2002年库尔勒市开始种植抗虫棉以来,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大幅降低,但棉蚜、棉叶螨和黄地老虎的种群数量在近年出现峰值,且不同年份发生危害程度差别较大。

  • 李慧琴,蔡志平,彭延
    中国棉花. 2016, 43(7): 28-29.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分析各药剂处理对棉叶脱落和棉铃吐絮的影响可知,脱叶剂新型助剂910 600 g·hm-2+乙烯利(有效成分40%,水剂)[JP2]1000倍液+噻苯隆(有效成分含量50%,可湿性粉剂)300 g·hm-2+清水750 kg·hm-2的脱叶效果最好,喷药后5 d叶柄与茎秆连接处陆续出现离层,喷药15 d后棉花叶片脱落率达到92.65%;各药剂对棉铃吐絮效果均较好,且对品质影响不大。

  • 马丽,李克福,王潭刚,崔建强
    中国棉花. 2016, 43(7): 30-33.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叶尔羌河综合试验站采用3个棉花品种(系)研究了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区早熟棉裸地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播期,试验表明,裸地栽培对各品种棉花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最佳组合为中619,4月15日播种,18万株·hm-2

  • 区域试验与新品种
  • 翟雷霞,米换房,李继军,李文蕾,权月伟,唐光雷
    中国棉花. 2016, 43(7): 33-34.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无2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实用技术
  • 强学杰,余行简,牛银亭,陈培育,强学兰
    中国棉花. 2016, 43(7): 35-36.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董建军,李霞,代建龙,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6, 43(7): 36-38.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推行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是“适期早播、中等群体、精细整枝”。采用这一栽培路线,难以避免烂铃、早衰和结铃分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了以“适当晚播、合理密植、简化整枝、集中成铃”为主要内容的棉花“晚密简”栽培技术。连续多年试验和示范结果显示,“晚密简”栽培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烂铃、早衰等问题,也促进了集中成铃,为棉花机械化采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刘贞贞,平文超,张忠波,李洪芹,孙玉英,柴卫东,刘永平
    中国棉花. 2016, 43(7): 39-40.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天义,曹娟
    中国棉花. 2016, 43(7): 41-41.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瑞春,胡玉枢,吴晓东,王子胜
    中国棉花. 2016, 43(7): 42-44.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我国棉花生产不断向新疆集中,异地选种就成为各育种单位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提高在新疆棉区异地选种成功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注意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体系的差异,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对育种材料进行创新和应用。同时,也对在目标区域建立育种工作站的方法加以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 姚炎帝,赵海,齐贵鹏,李玉国,郭景红,王刚
    中国棉花. 2016, 43(7): 45-45.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棉区瞭望
  • 杨永林, 万英, 李豪, 许鸿越, 秦江鸿
    中国棉花. 2016, 43(7): 46-46.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607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