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 花 学 报 Cotton Science     2005,17(4):232-239

 

我国短季棉50年产量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
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安阳 455004)


摘要:对198份短季棉材料的系谱分析和短季棉品种的基因型值分析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品种皮棉单产量比50年代增产50.29%,比60年代增产51.44%,比70年代增产26.6%、比80年代增产20.8%。②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衣分和铃重提高为主要增产模式,提高枯黄萎病抗性也是重要增产因素。③育种技术从50年系统选育到杂交、复交、多父本混交、辐射育种、空间技术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对品种提高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采用生化遗传育种解决短季棉早熟早衰,选育早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的早熟、优质、多抗短季棉品种行之有效。④中棉所系列品种和辽棉系列品种育种技术路线不同,辽棉以缩短棉花前期营养生长,提高早熟性,以延长铃期,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和纤维品质。中棉所系列至90年代发展较成熟的生化遗传育种技术,在缩短生育期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前期营养生长期,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延缓棉株早衰,增加后期光合作用;靠大幅度提高衣分,增加皮棉产量;靠缩短生殖生长期、吐絮畅而集中等提高早熟性;靠提高SOD酶等抗氧化酶系统,提高抗性和延缓衰老,达到各性状综合协调提高。
关键词:短季棉;育种;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07(2005)04-0232-08     [全文,878KB]

参考文献:
[1] 周盛汉.中国棉花品种系谱图[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2] 范万发,校百才.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选择趋向分析[J].江西棉花,1995,(3):13-16. 
[3] BRIDGE R R, Meredith M R Jr, Chism J F.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obsolete varieties and current varieties of upland cotton[J]. Crop Sci, 1971, 11:29-32.
[4] BRIDGE R R, Meredith M R Jr.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obsolete and current cotton varieties[J]. Crop Sci, 1983, 23:949-952. 
[5] 孔繁玲,姜保功,张群远,等.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
[J].作物学报,2000,26(2):148-156. 
[6] 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等.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J].作物学报,2003,29(2):
208-215. 
[7] 朱 军.遗传模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8] 朱 军,赖呜岗,许馥华.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综合性状的分析[J].浙江农业
大学学报,1993,19(3):241-247. 
[9] 朱 军,许馥华,赖呜岗.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单一性状的分析[J].浙江农业
大学学报,1993,19(1):7-13. 
[10]朱 军,季道藩,许馥华.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J].遗传学报,1993,
20(3):262-271.
[12] 喻树迅,黄祯茂.短季棉品种早熟性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90,
23(6):48-54. 
[13] 喻树迅,黄祯茂.短季棉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J].中国棉花,1991,18(3):7-8. 
[14] 喻树迅,黄祯茂.我国短季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棉花,1989,16(2):6-8. 
[15] 喻树迅,袁有禄.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新进展[J].棉花学报,2002,14(3):180-184. 
[16] 喻树迅,张存信.中国短季棉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93. 
[17] 喻树迅.我国短季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棉花,1989,16(2):6-8. 
[18] 喻树迅,黄祯茂,姜瑞云,等.短季棉种子叶荧光动力学及SOD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3,26(3):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