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7-15
  

  • 全选
    |
    研究与进展
  • 宋俊乔, 孙培均, 张 霞, 张献龙, 聂以春, 郭小平, 朱龙付
    棉花学报. 2010, 22(4): 291-296.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对 2 个主要栽培棉种共 61 个棉花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棉花种间的棉仁油分含量差异较大。陆地棉和海岛棉材料的平均棉仁油分含量分别为 30.42% 和 37.25% 。陆地棉材料中棉仁油分含量变幅较大,从 25.27% 到 35.42%;海岛棉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相对一致。分别以海岛棉‘ Pima90-53 '和陆地棉‘徐州 142 '、‘ T586 '为材料,考察了棉子发育过程中,油分含量及成分的发育变化进程。研究发现,棉仁油分含量在开花后 20 d 时已达到棉仁干重的 25% 左右,棉子完全成熟时油分相对含量达到最高。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棉仁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可达 50% 以上。随着棉子的发育,棉仁亚油酸含量逐渐减少,而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逐渐增加。棉花种间和种内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对棉花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进行遗传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棉花;棉仁油分;成分;发育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07(2010)04-0291-06  
  • 张 洋, 张 帅, 崔金杰
    棉花学报. 2010, 22(4): 297-303.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改进的单雌系F1/F2代法,对黄河流域主要棉区河南安阳县、河北威县、山东武城县的棉铃虫种群进行了系统监测。在2007-2009年,连续3年保守地估计了以上3个主要植棉县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山东武城棉铃虫种群3年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86、0.00097和0.00052;安阳田间棉铃虫种群2008和2009年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90和0.00103;河北威县的田间棉铃虫种群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所有家系F1代和F2代的相对平均发育级别均值比较结果显示,山东武城县棉铃虫种群耐受性高于其它2个地区,其次为安阳县种群,威县种群敏感度最高。总之,我国黄河流域这3个主要棉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对Cry1Ac毒素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抗性基因频率仍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棉铃虫对Cry1Ac毒素的耐受性有升高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的监测工作。
  • 董 娜, 李成奇, 王清连, 艾尼江, 胡根海, 张金宝
    棉花学报. 2010, 22(4): 304-311.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2个生态环境下,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花铃期和衣分外,其它性状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主基因。2个环境生育期的最适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一致,果枝始节、铃重虽最适模型相同,但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相反,苗期、蕾期、花铃期、衣分、果枝始节高度2个环境最适模型不同。生育期在不同生态环境早代选择有效,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始节可作为鉴定早熟性的可靠形态指标。2个环境生育期、蕾期和果枝始节高度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其它性状均分别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针对各性状的遗传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育种策略。
  • 彭 振, 宋美珍, 喻树迅, 范术丽, 于霁雯, 冯丽娜, 龚文芳
    棉花学报. 2010, 22(4): 312-318.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棉花10个品种(系),对SP1代、SP2代进行了突变体的筛选、DNA分子标记检测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研究棉花不同材料对航天诱变的敏感性。其中7个材料对航天有一定的敏感性,其分子标记多态性高,田间农艺性状变化明显。结果表明,太空能够诱导棉花种子发生基因变异, 航天诱变可作为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方法之一。
  • 孙福鼎,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王 涛, 张建宏, 王淑芳, 袁有禄
    棉花学报. 2010, 22(4): 319-325.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陆地棉优质品系0-153和大面积推广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系sGK9708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96个F6: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4个环境中,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指数、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子指、单株子棉产量及单株皮棉产量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多环境下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家系间及环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纤维伸长率外,其余各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0.75以上。共有6个家系在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性状上均超过高亲,可作为优质纤维种质。相关分析显示,有些家系可能打破了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间的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该群体各系分在了不同的组,表明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该群体是进行优异纤维品质相关基础研究的良好材料。
  • 陈溪源, 朱淼良, 陈金湘
    棉花学报. 2010, 22(4): 326-332.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04-2005年对湖南省华容县、安乡县、大通湖区和澧县的杂交抗虫棉生长状况进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不同生长发育类型棉花果枝产量构成的特点和产量贡献率,构建了基于不同生长发育类型的棉花果枝产量贡献率分布的指数递减曲线、右偏态、左偏态和正态单峰曲线,以及双峰曲线和波动曲线6个模拟模型。2006-2009年在四县以及湖南农业大学进行了模型校验的小区试验,根据多年多点小区试验数据对不同果枝产量贡献率分布的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使得模型与生长类型匹配较好,各模型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良好, RMSE值较小,在0.3419~0.7092之间,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和适应性。
  • 桑 茜, 袁虹霞, 王振跃, 李洪连, 汪 敏
    棉花学报. 2010, 22(4): 333-338.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33株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并进行了致病力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48.5 %、21.2 %、30.3 %。河南省同一地区内不同分离物间致病力差异明显。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萎病菌强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强,弱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弱,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离物在72 h时对棉苗的平均致萎指数分别为63.82、52.38、45.83。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分离物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黄萎病菌分离物分泌的粗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其所致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 王海江, 崔 静, 陈 彦, 吕 新
    棉花学报. 2010, 22(4): 339-346.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绿洲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基于100个耕层土壤(0~30 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应用模糊K-均值算法进行了连续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个,混乱度指数平均值为0.23,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因此,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分区结果,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棉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李伶俐, 房卫平,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2010, 22(4): 347-353.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 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 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 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 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 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 朱建芬, 张永江, 孙传范, 刘连涛, 孙红春, 李存东
    棉花学报. 2010, 22(4): 354-359.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为材料,设置适氮适钾(N2K2)、适氮轻钾(N2K1)、轻氮适钾(N1K2)、无氮钾(N0K0)4个处理, 研究氮钾营养对转基因抗虫棉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一天内棉花主茎功能叶荧光参数Fv/FmФPSⅡqP总体呈现高、低、高的“V”字型变化趋势,以ФPSⅡ最为明显。不同处理间各荧光参数多以N2K1处理值最高,N0K0处理最低。盛铃期叶绿素含量N2K2、N1K2和N2K1分别比N0K0高38.0%、24.0%和20.7%。处理间主茎功能叶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在生育中后期均以N0K0最低,MDA、ABA含量则以N0K0最高。说明维持一定氮钾营养水平利于保持棉花中后期主茎功能叶生理活性,从而有效延缓衰老。
  • 薛 艳, 张新宇, 沙 红, 李雪源, 孙 杰, 李保成
    棉花学报. 2010, 22(4): 360-366.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自1978年以来审定命名的42个早熟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新疆早熟棉品种进行研究。从2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2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 每对引物可检测到3~24个多态性片段,共检测到506个,平均9.7个,片段大小介于100~2000 bp之间。对所得到的52个 SSR指纹图谱进行组合和综合分析,用其中2对就可将所有供试品种区分开来。同时,分别对42个早熟棉品种进行指纹分析,获得各个品种的特异性指纹,可为今后棉花种子真伪快速鉴别奠定基础。
  • 范君华, 刘 明, 张建华, 贺江舟
    棉花学报. 2010, 22(4): 367-371.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为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生物学指标。以南疆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主要组分。用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肥力水平的敏感生物指标具有可行性。
  • 专题与述评
  • 马小艳, 马 艳, 彭 军, 奚建平, 马亚杰, 李希风
    棉花学报. 2010, 22(4): 372-380.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目前我国在棉田杂草发生种类、分布规律、种群动态、危害情况以及防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对我国棉田杂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我国棉田杂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杂草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棉田除草剂创制,增强杂草抗药性监测和治理,推动生物除草剂和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研究的建议。
  • 张慧杰, 段国琪, 张战备, 王娇娟
    棉花学报. 2010, 22(4): 381-384. https://doi.org/10.11963/cs10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早衰现象,在世界多个植棉国广为发生。历史上科学家对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曾提出过:1.昆虫为害假说;2.侵染性病害假说;3土壤、气候与耕作条件不适假说.;4矿物质失调假说。第1、2种假说已被否定,第3种假说内容宽泛,对病害的起因不能圆满地解释,第4种假说长期占统治地位,主导人们对病因的认识。近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库源比(主要是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病因。该病在国际上常用的英文名称有red leaf disease,red leaf blight。根据资料分析,美国棉花上发生的bronze wilt很可能是红叶茎枯病。